杰西利弗莫尔是一个绝对的投机天才——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波士顿一家股票经纪行做记价员,每周薪资1美金,然而这样的背景竟让他总结出了一套根据股票过去价格来推测未来价格的投机理论。20岁那年,利弗莫尔积累了1万美金的本钱(当时可是一大笔钱),其“投机小子”的诨号就此打响。
不过,作为一个投机家,利弗摩尔之后的第一次重大成功却来自对于基本面的分析,即对市场大的趋势变化的分析。1907年,当股票市场仍然火爆时,他却观察到信用环境在紧缩:上市公司愿意以很低的价格发售新股票加紧融资,股票经纪商头寸紧张,多家公司破产,等等。他开始卖空市场中最活跃的股票。10月份,随着股票市场的崩盘,利弗摩尔的个人财富达到了100万美元的新的顶峰。
1929年大萧条来临,利弗莫尔的个人财富也因为做空市场而累积到1亿美元,成为美国最富有的人之一。但他惊险刺激的一生并非总伴随着好运气。实际上,与他迅速积累财富的能力相对应,他也能迅速的失去财富。
利弗莫尔的人生经历了四次破产。1940年11月,他的人生走到了悲惨的终章:在曼哈顿的一家饭店大醉后,利弗莫尔给他的第三任妻子写了一封8页纸的信,文中称“我的生活是失败的”,然后在饭店衣帽间自杀身亡,身后留下的财产不足10000美元。
投机天才为什么最后走向自杀之路?
可以设想,假如最后十年里,利弗莫尔在投机市场的结果是另外一种清晰,很可能就不会出现这一悲剧。但是,在他的一生中,破产的发生远不止一次,在他人生的舞台剧中,他曾经多次体会从辉煌耀眼的成功到一贫如洗、穷困潦倒的失败过程。每一次他都凭着自己的天赋、智慧和顽强的意志,走出困境,东山再起,从未被真正击败过。从投机者的角度来看,像利弗莫尔这样在盈和亏、成功和失败、希望和绝望之间一次又一次轮回和摇摆,那是一种怎样的心境?其中的无奈、痛苦、沮丧,也许只有一个亲身在投机市场打滚多年的人才能真正体会。
在利弗莫尔投机生涯中,暂时的挫折,紧接着的往往是一次更大的胜利,这使他更加执着的投身于战胜市场的游戏中。有人说:利弗莫尔的悲剧正来源于他的天才,少年得志的张扬,历尽磨难、东山再起的豪迈,统统化作了一个强烈的信念:人定胜天。
我们可以说,利弗莫尔不是被市场打败的。但是交易本来就不仅仅是和外在的市场搏斗,更艰难、更令人畏惧的一点,往往是成功的投机者需要战胜自己、战胜自我的本能和情绪等。
投机市场的杠杆效应,放大的不全是账户的资金和风险,更是人生的成败得失。一个人用5倍的杠杆,他就承受了常人5倍的痛苦和喜悦、绝望和幸福、所以利弗莫尔的投资生涯,既是浓缩的人生,更是放大的人生。其中刻骨铭心的无助和孤独,定是一般人无法体会的。
人类永远无法从根本上战胜自己?
许多有经验的投机者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在市场交易中,某一段时间、某一些交易合乎逻辑和原则是很容易的。但是,在任何时间、任何情况下,投机者从头至尾都要做到合乎逻辑的思考和行动,严格遵守所有交易原则,那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这也许只有神才能一丝不苟,具备绝对理性吧!
投机者的智慧和理性并没有足够的力量把人本能的冲动、贪婪的欲望彻底消灭,进入一种澄明之境。
投机是一项事业
现货市场非常接近投机交易的最终结果:有经验的人获得更多经验,有金钱的人变得一无所有的地方。扪心自问:十年磨一剑,为何有人十年竟磨不出一把菜刀?
有人认为,投机活动是一项事业,和竞技体育一样,是有志者实现自我的最好方式,无论背景,在市场里都是平等。虽然成功者少之又少,但参与者即使不成功,也不枉来一场。
其他的行业不会给你这么多的机会,在有限的生命中去体会太多的成功与失败,只有现货让你在短短的人生经历中体验如此多的高峰与低谷。
现货会让你很极端,赢得时候觉得自己像天才,输的时候又觉得自己像傻瓜。
有时候,你在市场中长时间赚不到一分钱,有时候钱来得又快又轻松。
现货交易的盈利并不是循序渐进,一点一点非常有规律地积累起来的,而是某种跳跃性、偶然的。
孔子在《论语》中说:“富而可求,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我们所要学习的,如何善待成功与失败,如何善待你自己。
笔者【V信:JRDJ66】主要专注国际经济,投资更需要顺应趋势同时对原油、沥青、黄金、白银、股票等大宗商品有深入的研究,有自己的见解。如果你做单不顺或投资经常资金缩水,那么你可以多关注本人。投资等商务合作请加V信,投资有风险,操作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