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近月期货油价比远期低时,称为远期对近期溢价(contango);若溢价幅度缩小,即表示近期原油的需求增加,或供给相对吃紧。
目前迪拜原油第3月份期货比最近月份期货每桶溢价0.54美元,比5月29日的价差0.62美元缩小;由于溢价幅度缩小,因此沙特提高7月OPS并不意外;但价差变化其实很小,并不足以支持沙特大幅调高OSP。
沙特调幅过大的另一原因,是布伦特与迪拜油价的差距并无明显波动。沙特OSP以往一向紧盯迪拜与布伦特原油的差价(布伦特较高),但近月来沙特OSP一直是窄幅波动,但布伦特——迪拜价差却大幅缩小,从去年12月时的每桶2.07美元,缩小到目前的0.65美元,这显示迪拜油价偏高,正常情况下这将使沙特降低OSP,而沙特5、6月也的确曾降价,7月却不降反升。
沙特大幅调高OSP,可能是为了紧缩对亚洲的供给,这也与沙特及油国组织(OPEC)的减产行动相一致,但却可能使竞争对手逮到机会。
以中国市场为例,今年1到4月中国进口自沙特的原油占总进口量13.2[[%]],但4月单月比率已降到11.5[[%]]。反观巴西原油在中国的市占率则从去年的5[[%]],上升到5.4[[%]];美国原油今年1到4月的中国市占率也由去年的0.13[[%]],上升到0.9[[%]]。这显示沙特在减产之际,巴西及美国的原油能够趁虚而入。
不只看数量,还要看价格。据中国的数据显示,去年12月时中国从沙特进口原油的价格,还比进口平均油价低2.4[[%]],但今年4月已比平均油价高出2.3[[%]];同期间中国进口巴西原油的折幅度则由2.3[[%]],扩大到4.4[[%]]。换言之,沙特原油在中国的市占率不仅下降,而且油价也比其他供应国偏贵。
中国的数字凸显沙特目前对亚洲的油价策略,是要藉由紧缩供给,来拉高油价。
但其他原油供给国已经有抢攻亚洲市场的能力与机会,沙特究竟还能忍受市占率流失到何种程度?
本文由投资顾问(微信391170945)分析师团队独家策划,转载请注明出处。以上内容供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套单锁单操作不理想可与本人沟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