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月M2货币供应同比增长9.6[[%]],创出历史最低增速,为连续第四个月放缓。一叶知秋,这表明高层去杠杆的行动还在深入。
昨天,央行公布5月信贷数据,整体趋紧非常明显。数据显示,中国5月M2余额160.14万亿元,首次突破160万亿元,但同比增速为9.6[[%]],预估10.4[[%]],创出历史最低增速。08年以来,M2货币增速从来没低过10[[%]]。
在美国持续加息及缩表预期下,中国货币投放速度终于慢了下来。现在的关键是,美联储这次加息周期会持续多久,目标点位是多少呢?细丝极恐。80年代以来,美国每次加息峰值没低于2[[%]]的,平均每次加11次息,平均幅度为280个基点,周期5年左右。如果这次也一样,美联储至少加息10-11次,最终点位2.8[[%]],持续5年。
目前,中国名义一年期存款利率是1.5[[%]](其实这个利率形同虚设,没一点吸引力了),美国是1[[%]]~1.25[[%]][[%]],还差0.25(再加一次息就会持平)。如果美国未来再加一到两次息,即利率触及1.5[[%]],为避免名义利差被追上,中国央行一定会被迫公开加息,且无论CPI为多少,国内数据是否支持加息。
这次美联储加息0.25,并维持今年加息三次的前瞻指引,明年将再加息3次。也就是说,下次加息时间是9月或12月,这也意味着今年年底中国利率将和美国持平。2018年美国再加息时,央妈将不得不被动公开加息。这意味着什么,你懂得的。在2016年9月之前,大部分国内银行就已经花光了所有低成本资金(当然,大行体量大,老本多,还能持续玩)。在这种情况下,中小银行如果继续浪的话,只有挤兑破产一条路可走(且央马还可能杀鸡儆猴,喂肥亲儿子)。所以最近我们看到民生、中信、浦发等中小银行已经先怂为敬。民生银行等二套按揭贷利率已经调整为基准利率1.2倍,一些小银行更是知趣的停止了按揭贷。
近期,央妈可能还会在防风险上做一些事情,毕竟今年不能出大事,但是货币环境正常化这个大趋势不会变,慢慢地加码,微调,再加码已经不可逆转。
本文由金融经济学者(微信ID:KSLJ525)供稿,主要对原油黄金等大宗商品行情分析和指导,讲真话,是财经爱好者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非诚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