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债券市场主要操盘手比尔.格罗斯(Bill Gross)认为,投资者应该在低利率环境下保持谨慎,人口老龄化和全球变暖阻碍了全球实际的经济增长,加剧金融市场面临的逆风。“不要被万里无云的天空迷惑,”这位骏利亨德森全球无限制债券基金的经理在周二公布的投资展望中写道。“所有市场都面临日益加剧的风险”。
消费需求将导致实体经济投资减缓
格罗斯举了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有20美元或100美元在口袋,你通常会存到银行,也就是说,你放弃了一部分的流动性,同时获得比零回报稍高的回报,这是最简单的钱生钱的方式。但这种方式的收益率其实非常低,因此没有太大吸引力,人们通常会投资到实体经济中,以赚取大概7-8[[%]]的回报率。
然而,21世纪以来的新常态把这些都打破了。债务、老龄化和贸易限制性政府政策以及越来越多的机器人的使用对实体经济中的创造性资本主义产生了反作用,实体经济中的投资者(不仅是大型企业,而且包括小型企业和创业公司)感受到了消费需求在未来会呈下降趋势,从而会导致投资减缓。尽管美国经济预计今年将增长2.2[[%]],股票交易近来达到历史高位,而到2018年的经济增长则为2.3[[%]]。一些被称为“新常态”或“长期停滞”的长期趋势继续延续,并以央行制定的低利率和负利率政策为主。根据格罗斯的说法,他们(央行)提高了股票和房地产等资产价格,但是也没有创造出实质的经济扩张。
“钱生钱”需与实体经济相结合
格罗斯认为当前“用钱生钱”的资本增值方式堵塞了资本主义的动脉,应当把钱投入到实体经济中,资本最终必须被引入实体经济以保持循环。由于世界上主要的中央银行购买近8万亿美元的QE资产且短期借款利率接近零甚至负数,使货币政策的这种长期变化极大地获利。这也导致资本无法进入实体经济,随着时间的推移,“钱生钱”的模式将不再适用。
格罗斯写道:“资本主义的动脉现在已经堵塞,甚至被世俗的力量所阻挡,当与低/负产出的“安全”资产相结合时,美国和全球经济的增长远低于历史标准。”格罗斯指出,钱生钱,确实是资本模式不可缺少的一环,但最终还是要与实体经济结合,这个周期才会得到延续。投资者应该认识到,新常态带来的低增长带来了巨大风险,当下成功的钱生钱策略其实已经面临着巨大威胁。
债王最后总结道,至于这个会多快发生,就是投资者的两难问题,同时也是政策制定者面临的难题。但不要被现在央行QE带来的蓝天所迷惑。实体经济才是重要的那一个,而实体经济增长可能会继续低于标准水平。
本文由金融经济学者(微信ID:KSLJ525)供稿,主要对原油黄金等大宗商品行情分析和指导,讲真话,是财经爱好者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非诚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