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中考核,各大银行再度掀起了揽存吸金大战。与此同时,在监管趋严,去杠杆压力持续的背景下,也加大了近期利率的波动幅度,而部分银行理财收益率的水涨船高,也是近期市场的一大写照。
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表外理财逐渐纳入到广义信贷的范围,而对于部分中小银行而言,其面临的压力更是明显。由此可见,在MPA考核在即、利率抬升、监管趋严及去杠杆预期不减等因素下,银行揽存吸金需求更为明显,这也或多或少抬升了银行理财的整体收益率水平。
短期流动性收紧压力持续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短期流动性收紧压力不减,而银行间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也有所差异。
其中,国有大银行整体收益率会相对低一些,但基本上保持着4.5[[%]]左右。至于考核压力更为明显的中小银行,其产品收益率更是占据一定优势,有的甚至超过5[[%]]的水平。
实际上,随着表外理财被纳入至广义信贷范围,中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等考核压力,更为明显。然而,随着MPA考核在即,银行四处揽存吸金,开展利率比拼大战,也是不可回避的。或许,在当前监管趋严、去杠杆压力延续的背景下,短期流动性收紧压力还未能获得实质性的缓解,而对部分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而言,一旦MPA考核不达标,则可能面临一定的惩罚处理。
值得一提的是,在银行开展揽存吸金大战的过程中,隔夜Shibor报价也明显提升,而国债逆回购利率也水涨船高。其中,在5月31日当天,GC001一度飙升至19.5[[%]]的水平,而R-001最高也达到了13[[%]]的水平,市场资金面的紧张态势依旧。另一方面,央行也开展了如MLF等操作,其目的还是在于保持相对稳定的流动性水平,达到维系市场稳定的目标,不触及市场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银行揽存吸金压力大,投资者如何有效“捞金”?
虽然此次利率上行的持续性仍有待观察,但投资者可以借助阶段性的利率上行契机,实现有效的“捞金”,或许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其中,以此次银行揽存吸金大战为例,投资者可以适度参与部分中小银行的理财产品,获得阶段性高利率收益。但,需要注意的是,就目前的市场环境而言,部分理财产品存在收益倒挂的问题,更多时候,考虑到流动性、收益性的因素,购买短期理财产品的可行性更大。
再者,可以借助资金面收紧,利率上行的大环境,在适合的时间内参与国债逆回购的操作。
例如,在5月31日当天,上交所国债逆回购GC001一度飙升至19.5[[%]],此时投资者及时参与,则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偏高的单日收益率。在实际操作中,每逢季度末或每周四,国债逆回购利率会有明显的抬升,而从具体情况来看,深交所国债逆回购的门槛更低,收益率也与上交所国债逆回购相差不大,这为拥有短期闲置资金的投资者,提供了一个相对简单便捷的投资理财渠道。
与此同时,更为受众的投资渠道,当属各类货币理财产品及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活期类理财产品。实际上,从统计数据显示,自去年四季度以来,货币基金利率呈现出持续攀升的态势,但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利率却处于整体下行的运行格局。
不过,即使如此,以懒财网的活期产品“懒财宝”为例,历史年化收益高达7[[%]],并没有受到互联网金融利率下行的影响,整体利率保持平稳,且足以满足投资者资产保值增值的需求。
针对上述投资理财渠道,整体风险还是相对偏低,适宜稳健型乃至保守型的投资者进行“捞金”。至于部分激进型,或可以承受一定风险压力的投资者而言,黄金、比特币、美股港股等投资渠道,属于今年以来最具保值增值能力的投资出路,但高收益的同时,还具有高风险的特征,投资者更需要充分衡量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符合自身投资需求的投资理财行为。
本文由金融经济学者(微信ID:KSLJ525)供稿,主要对原油黄金等大宗商品行情分析和指导,讲真话,是财经爱好者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非诚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