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1970年的卫哲,有着中国职业经理人最为羡慕的光环。年仅23岁便成为“中国证券之父”管金生的秘书;32岁出任中国区总裁,成为“最年轻的世界500强中国区总裁”;38岁担任阿里巴巴B2B总裁和集团副总裁。经历沉浮之后, 卫哲于2011年成立嘉御基金,正式转型成为投资人。
近期,“第一期上海市重点培育创业企业创始人培训班”开班,卫哲凭借丰富的投资经验成为授课嘉宾。在授课之余,他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分享他对创业的一些独到的看法。
创业是为解决大企业创新受限
在国家“双创”政策掀起的“全民创业”浪潮中,创业、创新成为每一个个体绕不开的话题。这两个话题彼此区分而又在很大程度上重合,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每个个体都从不同的圈层出发,给出各异的答案。
站在投资人的角度出发,卫哲抛出“创新没有传统行业与新兴行业之分”的观点。他认为,创新有两种方法:持续解决客户需求和创造客户需求。而无论何种创新,都存在试错概率,这增加了很多大企业承担的风险。
区分“共享经济”和“分享经济”
运用互联网提升社会资源的使用效率,这种商业模式往往被国内称为“共享经济”。针对这种统一的称呼,卫哲提出了“分享经济”与“共享经济”两种概念,并认为这是认识两种商业模式的前提。
卫哲认为,尽管两者都是为了提高资源的使用率,但“分享经济”是释放社会闲置资源,平台方不需要重资产投入;而“共享经济”则是平台方投入新资源,前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这两种不同的商业模式,使得“分享经济”可以从房产、汽车等重资产领域入手,而“共享经济”只能从单车、充电宝等轻资产领域切入。
管理越规范,创业成本越高
历次互联网创业浪潮中,诞生了一批独领风骚的巨头,而当人们细细盘点时,却发现这些公司大多来自北京、深圳、杭州,很少来自上海。为了解个中缘由,人们开始将同为一线城市的北京、上海、深圳的创业环境进行比较,试图寻找答案。
“就业环境太好的城市,创业环境不会太好”。卫哲首先给出了这样的回答。他认为,上海作为一个社会管理较为完善的城市,就业环境、生活条件和行政管理都处于领先地位,而太完善的社会管理抬升了草创企业的创业成本,加上良好的就业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人们的创业动力。
此外,卫哲认为,上海的城市定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上海的创业环境。“上海的定位是一座国际化的城市,而创业企业最开始应该本土化。”对此,上海市通过组织“创业企业创始人培训班”等方式,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助力上海创业发展。
“消费体验无非多、快、好、省,便利店的这种快、省的优势是电商取代不了的。结合互联网的运用,便利店也可以实现多、好这两个特点”,卫哲提出对电商发展趋势的见解,并表示“看好药店和便利店的发展”。
本文由金融经济学者(微信ID:KSLJ525)供稿,主要对原油黄金等大宗商品行情分析和指导,讲真话,是财经爱好者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非诚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