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能大战中,我们看到的安邦是一个谨言慎行的智者形象。但在这一个多月以来,财新却把这个智者逼回了气呼呼的大男孩。
2017年4月29日,在财新发表完题为《穿透安邦魔术》的一篇文章后,安邦公开表示起诉财新。这也是近几年来十分少见的知名公司和知名媒体之间的互掐大战。
从客观角度来说,财新网在传媒行业里是绝对占有一席之地的。其一贯行之的原创性文章无论在同行转载量上还是各界认可度上都呈现出了高水准。也正是基于其高转载量及高认可度,才真正把安邦给惹急了。
当然,这绝对不是财新网第一次选安邦当素材。从2014年开始,财新陆续发表了37篇关于安邦的文章。文章内容角度宽泛,可谓大到股权、资金配置等问题,小到安邦老总吴小晖的婚姻现状。但这37篇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负面新闻。显而易见,这些负面新闻多少会对安邦所涉及的公司业务及所投资的相关概念股产生一定的影响。可以肯定的是,吴小晖是绝对不会感谢财新网对他如此关注的。
当然,祸不单行。2017年5月5日,安邦人寿保险又遭保监会公开处罚。保监会发布通知称,安邦人寿保险应对产品开发管理工作进行整改。安邦人寿保险部分产品规避有关监管规定,扰乱市场秩序,三个月内禁止其申报新的产品。众所周知,2017年以来,人寿险和年金险产品整顿频频,安邦正好逮了个现行。于是,市场质疑声一片。自己的主营业务都做不好,还想炒概念股?正好财新拉出了安邦一系列的资金流问题,也给市场利空推波助澜了一把。当然,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人知道财新所写种种是否属实,也给以下这24只安邦概念股留下了很多的操作空间。
安邦的24只概念股主要还是金融地产股。分别为民生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建筑、金地集团、万科A、金融街、金风科技、同仁堂、保利地产、中国铁建、农业银行、中国中铁、中国银行、首开股份、东阿阿胶、中国交建、招商蛇口、建设银行、欧亚集团、长安汽车、大商股份、晨鸣纸业和东江环保。无论从持股数量还是持仓市值来看,民生银行都是安邦的重注对象。而财新的报道又指出,安邦当时是运用背后的政治势力强势入局民生银行,并通过民生银行的资金做大杠杆获取暴利。同时财新表示,安邦2017年一季度现金流为负数,因存在200亿的现金缺口还向民生银行贷款。一时间,民生银行这只股票似乎也失去了市场的信任,在5月初一路下跌。当然,24只中的其他股票也都无法幸免,金融街更曾一度跌停。
(图片来源:FX168财经网)
但从近期市场情况来看,安邦有望翻盘。2017年5月初,这24只股票中有21只走低。其中,中国建筑的周跌幅高达10.86[[%]]。而在本周,24只中有19只连续走高。其中,东阿阿胶的周涨幅达到了3.37[[%]]。换句话说,也就是有16只股票逆势上涨。
就在盘面好转之时,安邦于昨日(2017年5月31日)再发公开信。
(图片来源:安邦保险集团官网)
安邦和财新的较量还在继续,但对这24只个股的影响已经告一段落。无论诉讼结果如何,金融地产股依然会保持其一贯的强势复苏能力,毕竟这一块并不是那么容易被看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