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为《野口悠纪雄:金融科技 中国领先日本也并不奇怪》连载之三。
野口悠纪雄:在金融科技领域,中国已经领先日本。这一点并不奇怪,因为中国在这方面的交易额、投资额几乎是日本的30倍左右!
中国金融科技的腾飞
在中国,电子支付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普及。据统计,中国电子支付交易总额约为150兆日元,而日本仅为5兆日元,这中间足足差了30倍。
在各种“钱包”中,影响力最大的要数阿里巴巴的“支付宝”和腾讯的“微信支付”。它们都属于预付型电子钱包。从市场份额来看,支付宝占比移动支付总额的约八成,而且,它还能在美国和许多亚欧国家使用。
在金融科技领域,中国企业的成就也举世瞩目。据一份名为《Fintech100》的报告显示,全世界最顶尖的金融科技企业就是阿里巴巴。
另据埃森哲的报告《由金融科技扩大的市场环境》称,在对金融科技领域投资额方面,中国也是日本的30倍左右。 可以说,在这一领域,中国已经远远超过了日本。
最近,中国政府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思想,试将其经济统治渗透到整个亚欧大陆。其中,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也将作为一种政策手段。
不仅如此,中国在金融设施建设方面,似乎也想要拿下世界规模的主导权,要实现,靠的恐怕还是民间企业。
在日本,有人认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一是对发达国家经济的模仿,二是其推动力量主要靠政府和大型国有企业。
虽然不能完全否定这种认识,但中国市场经济的活跃也是不争事实。而这其中,金融科技等信息技术的推动力量不容小觑。
颠覆现状的比特币
其实,电子钱包虽然属于金融创新的产物,但其本源依旧是传统信息技术。因此,它并不是转账支付的最终发展形态。而随着以比特币为首的虚拟货币的普及,电子钱包终将迎来其落幕的一刻。
或许有人会认为,电子钱包与比特币大同小异,皆是网络货币。但事实上,二者有着完全不同的性质。
电子钱包系统必须由特定的(中心化)管理机构来运营和维护,相对于此,在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系统中,完全不存在中心机构或管理者。区块链,作为虚拟货币的基础技术,它能实现去中心化地自动运维。(摘自《区块链革命》日本经济新闻出版社 2017年)
假设日本想重新夺回世界金融的主导权,那么,去向发展中国家推介“分散纳入”的金融模式显然已不合时宜,引进超越电子钱包系统的虚拟货币体系方才是当务之急。
虽然区块链已不再是原理难懂的复杂技术,但日本是否有足够的人才去推进这项技术,这才是最令人忧心的问题。
在未来,金融界会呈现出怎样的姿态?在新世界,采用哪种金融体系才能紧紧把握主导权?现在,谁也无法回答。可是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谁掌握了最新的金融技术,谁就一定能领导21世纪的金融世界。
(完)
作者简介
野口悠纪雄,1940年生于东京,1963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工学部,次年进入日本财政厅。1972年,取得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后,先后担任一桥大学、东京大学教授,斯坦福大学客座教授。2005年4月至今,任早稻田大学金融综合研究所顾问、一桥大学名誉教授,主要研究经济理论、日本经济论。他对比特币的基础技术区块链有着独到的见解,著有《ブロックチェーン革命》(区块链革命)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