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BTC123发布了许多关于此次“勒索病毒”事件的新闻。其中,有一则消息颇有意思。虽然只是一篇很普通的比特币知识普及文章,但文中的一句话,似乎一语成谶。
此文发布仅4天后,大Boss“勒索病毒”不期而至。
原文段落如下:
“比特币由于全部非实名,无法追踪流向,也颇受黑色产业违法犯罪分子的青睐。曾经的“丝绸之路”(Silk Road)网站,可以理解为“黑色淘宝”。在这里,你可以买到毒品、军火等各种违禁品,而交易币种只能是比特币。可想而知,这个网站很快被打掉了。目前,不少国外黑客对国内用户的电脑进行攻击锁定,然后敲诈勒索赎金。要求支付的币种,大多还是比特币。”
(摘自BTC123资讯频道5月8日消息《一帖看懂比特币》)
5月12日,名曰“WannaCry”(想哭)的网络勒索病毒惊现全球,它可真让受害者们嚎啕大哭了一把。
据欧洲刑警组织(Europol)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世界超过150个国家、20万个组织和个人受到其害。具体表现为,受害者的电脑被突然锁定,弹出提示,要求支付相当于300美元的比特币方能解锁。
而据BTC123大数据·比特币指数价格显示,当前,1BTC≈1700美元。从黑客索要的赎金数额来看,他的胃口似乎并不太大。但是,为了不到1BTC的小额赎金,却操刀上演了如此“大手笔”的全球扫荡戏码,其背后缘由也真是耐人寻味。
一般而言,法定货币的发行机构都是各国的中央银行。但是,由于在印钞数量方面人为可控,假如某国央行恣意印钞,那么该国就会出现通货膨胀,这会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然而,使用比特币却完全能够避免由于人为不当操控而引发的资金安全问题,因为比特币只属于并存在于虚拟网络。
事物总是存在着两面,从黑色产业违法犯罪分子的眼光来看,比特币具有的匿名、难以监管以及可以实现快速的全球范围转账的特性足以助其“隐身”。也正因如此,这次黑客为了隐藏身份和赎金去向,选中了比特币。
据美国斯基德莫尔学院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称,比特币可能具有代替法定货币的潜力。
报告基于GARCH模型,提出了比特币价格波动的实证分析,并认为,如果比特币的价格波动幅度持续变小,那么在接下来的2-3年,它将逐步具备法定货币的功能,从而拥有取而代之的可能性。
“纵观比特币从开始到现在,它的价格波动性一直都在稳步降低。” 该研究报告中提到。
另据韩国每日经济新闻最新报道,以比特币作为中介进行转账最大的优势是快捷和便宜。目前,如果使用传统银行网络进行外汇转账,至少需要2-3天,而手续费可高达汇款总额的6%。每年,商业银行仅靠此一项就有约5000亿韩元的进账。但如若使用比特币,不仅当天就可完成汇款,而且费用低廉,仅需总额的1%左右。
据韩国第二大比特币交易所Korbit 的CEO 托尼·柳称,“其实,越来越多的韩国客户开始在比特币汇款中受益,但他们可能并不知道。这是因为汇款机构只是在后台“悄悄”地使用着比特币。”
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犯罪份子利用的手段也在同步进化。当前,利用QQ、微信等社交媒体工具实施的犯罪活动花样百出,不胜枚举,其涉案的犯罪金额也远高于这次事件,因此,人们无需专门忌惮比特币。
比特币是什么,有什么优点,向来不被多数人所知,即便了解的,大多也只是一知半解。今年4月,日本相关媒体就实施了一次关于比特币的问卷调查,其结果显示,在受访的200人中,3/4的人没有实际接触过比特币,而超过1/2的人并不了解比特币。
通过此次“勒索病毒”事件,随着各大主流媒体的争相报道,比特币广泛地进入了公众的视野。只不过,相关的误解必须及时消除,因为透过事件表面能够直达比特币的真实,这才是于所有现代人最有价值的事。
一些建议
未遭勒索时,
1. 及时彻底删除可疑电邮。
2. 重要文件抢先备份。
3. 更新杀毒防护类软件。
4. 升级系统,安装补丁。
已遭勒索时,
1、无论有无比特币,别给赎金。
2、认栽、拔网线、重装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