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五四青年節再次讓年輕人的話題聚焦在了房地產上,買房仍然是年輕人關注的頭等大事。為什麼年輕人買房這麼火?原因很簡單,就因為買不起。如果都買得起,就沒有人再關注這個問題了,也就不會再形成社會熱點了。
聯 合 國說:15-24歲是青年;世衛組織說:44歲以下是青年;國家 統 計局說:15-34歲是青年。安家融媒只能很遺憾的說,只要你還沒買房,你就依然是青年,正如還沒娶媳婦就是小夥子一樣。當然這不一定準確,只是一種感覺。也就是說,青年是一種精神,是一種奮鬥的狀態。
而在買房這件事上,年輕人都是怎麼想怎麼做的呢?大部分人還是心懷夢想的,說好聽點,奮鬥的理想還是有的,不管買房可不可能,大家都會主動被動的當成自己的人生目標來追求。把買房當成奮鬥目標無所謂對與錯,但是有的人成功有的人沉淪。這跟目標沒關系,還是跟個人有關。
但是大家都知道,房子不是一般的商品,不是你想買就能買。安家融媒也是基於現狀經常勸大家不要一畢業就想着買房,因為你根本就沒那個資格,這個資格是指你根本就沒錢買,除了啃自己的父母,你還真以為有幾個能靠自己兩三年的打拚買套房子?哪怕是首付。並不是說我反對買房,而是什麼階段幹什麼事。
最近馬雲勸年輕人不要買房,說什麼十年後房子就像樹葉。無論是樹葉也好,還是大蔥也好,或者像白菜也罷,總之就是想證明房子會越來越不值錢。安家融媒想問,未來即使房子白菜價,可是作為年輕人的你等得起十年八年嗎?
所以,這又回到了另一個問題。該不該買房與會不會買房是兩個層面的問題。一種是意識問題,一種是實際問題。即M1和M2的區別。M1反映的是現實購買力,而M2還反映潛在購買力。年輕人作為未來的潛在購買力,但是當下卻並不具備買房的實際購買力。而多數人是透支了幾代人幾十年的積蓄才買到了房。這種需求與自身的購買力是完全不匹配的。所以,年輕人本不該買房。人人都買得起房也是不現實不正常的事情。
就是這麼奇怪,越是買不起,買房的欲望就越大,欲望越大,買房的需求就越旺盛,從而導致追買的人越多,房子就會更加買不起,由此循環下去,房子就走到了今天的地步。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買不起有我們的責任。
可是年輕人就不能先不買嗎?這個可不是我說了算的,即便是馬雲、王健林、柳傳誌等勸年輕人不要買房,恐怕也是站着說話不腰疼。年輕人根本不買賬。因為大家都知道成功人士根本就不理解努力奮鬥的苦。這該怎麼說呢?他們也是從一點一滴奮鬥起來的,他們能不理解年輕人的苦?唯一的解釋就是,身份變了,說話就更加隨意了。就像馬雲說根本就不喜歡錢一樣。當你成功了,你說什麼都是真理。
芬尼科技創始人兼CEO宗毅問為什麼中國絕大多數的年輕人都喜歡買房?因為他不會用錢。如果你想變富,就不斷地買入資產。如果你想變窮,那就不斷地買入負債,但是絕大部分年輕人把負債當成了資產,例如房子。他還說,有理想的年輕人,不要輕易買房子,一套房子足以毀掉一個大英雄;沒啥想法的,那就去買吧。如果手里有一筆錢,如果有理想,有激情,就用這個錢去創業。
可是年輕人又是怎麼想的呢?安家融媒根據自己身邊的經驗發現,的確很多年輕人除了買房,也非常願意當老板創業,不過創業似乎比買房難多了。近日報道,一位95後創業年輕人在經曆多番創業苦惱後得出結論,沒有比買房更好的投資方式了。這恐怕也是不少走過創業路的年輕人最真實的感受。而活生生的上市公司賣房保殼的例子更是讓人無地自容。為什麼實業還幹不過買房的?
如果年輕人都這樣想,都認為幹什麼都不如買房,誰還有心思幹別的,就是傾其所有也要買房啊,那麼買房錢多麼苦都是值得的,因為買了房以後房子升值好幾倍。這也是我們都看得到的。可是,安家融媒小編想問,當所有人都這樣認為的時候,或者當所有人都這樣動手的時候,那也就意味着時機已經不再了,所以,還是要踏實下來,房子可以買,那是用來住的,但是如果還想有炒房心態,最好還是有點心理準備,你還會徘徊在成功的大門外。當年輕人都把精力投到買房上,那麼這種價值觀一定是扭曲的。之所以不選擇租房,可能還是因為買房才能帶來資產保值增值的安全感。
對於下周行情,我預期震蕩進行技術面修複之後,還有一個下探。從本次非農的靚麗數據表現,可以說給6月份加息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間,如此低的失業率,也留給美聯儲很大的加息空間,因此非農數據出來之後,加息預期達到了90[%]。而我認為,這種加息預期的升溫,還將導致金價繼續下行。從技術面來看,金價自1295一線下跌下來,下方逼近日圖的支撐線。支撐線預期的支撐點位在1215-1218區域。因此,我覺得下周重點在1220下方進行抄底,布局中線多單。
周一法國大選將塵埃落定,我預計如果不出意外,馬克龍將會當選,這對黃金是個利空,但是這一利空的作用我預計不會對行情有多大衝擊,因為這幾乎在大家預料之中,沒有什麼懸念的事情。因此下周整體的思路是謹慎看反彈,1220下方進行抄底。
不關注金融,你將會被這個世界拋棄,因為你賺錢的速度很難趕上印鈔的速度。本文由投資黃金理財師天意(微——信SOS9418)原創首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文中觀點均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網站無關。專注研究國際形勢以及各國之間的動態。每天會不定時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