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将突破马六甲困局 经济往来变得更主动!
4月14日,在山东潍坊举行的2017“一带一路”政策宣讲暨跨国公司对接会上,商务部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张国庆表示,中国的对外经贸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对海洋通道非常依赖,中国正在推动的“一带一路”倡议将破除马六甲困局,其中对中亚极具战略意义。
与中国有着3000多公里边境线的中亚发展潜力巨大,但也面临着俄罗斯、欧盟、美国三组势力的博弈,是“一带一路”需要重点开拓和打通的核心区。
而在“一路”方面,需要注意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竞争与互补:中国出口与这一地区的竞争性正在日益增强,但在农业、高端制造业等方面仍存在很大的互补性。
在上述会议上,张国庆表示,“一带一路”正在影响和调整中国的对外经贸格局。他表示,中国的外贸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85[%]以上的进出口贸易量发生与此,因此对外通道过于单一地依赖海路通道。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对资源依赖的不断加深,海上运输成为我国对外贸易运输的主要方式。
其中南海非常关键。张国庆表示,目前中国50[%]以上的进出口物资,80[%]的进口原种需要通过南海运往各地。进口原油大多来自于局势较为动荡的中东和非洲地区,其中有4/5的运输量要走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形成所谓的马六甲困局,这将深入的影响中国的区域安全。
张国庆表示,经济重心倾斜于东南沿海地区,必然会对海洋通道产生依赖。要避免过度依赖,就必须实现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而“一带一路”通过向西开放和向西发展,并从这里打通了走向亚洲大陆的另一条通道,。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分布在东盟、西亚、中亚和南亚,在这65个国家中,有WTO成员方50个,欧盟成员国12个,东盟国家10个,石油输出国组织的6个亚洲国家。张国庆认为,中亚5国是“一带”的核心区,由于地处亚洲中心,是路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必经之地和战略重心。
不过中亚各国在苏联解体后,在经济上仍受俄罗斯的巨大影响,成立了欧亚经济共同体,中亚地区也多更复杂的其他国际力量,比如美国、欧盟的资本能进入其能源领域,并占据优势地位。
张国庆表示,面临三组势力共存的中亚与我国有3000多公里的边境线,其与中国在经济合作上有着天然需求和巨大的合作潜力,是我国“一带一路”需要重点开拓和打通的一个核心区。
而环中亚地区是一带的扩展区,包括中亚其他七国,南亚八国和西亚18国。涵盖这个地区的人口约有19亿,GDP规模7.5万亿美元,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与中国经贸关系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此外,该地区是石油天然气最富有的地区,是我国当前能源进口的主要来源地之一。因此,是中国非常重要的能源安全战略地区。
“一路”上的关键是东盟,尽管东盟对正在崛起的中国怀有不同程度的戒心,但大多数成员国与我关系友善。双方在进出口贸易等合作卓有成效。
张国庆强调,需要注意的是,中国与东盟在发展中竞争与互补兼而有之。
竞争方面,出口产品的种类档次比较接近,出口也大多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因而存在着竞争。
互补性主要表现在农业方面,由于所处的纬度有明显差异,多数农产品不存在直接竞争,另外,科技方面,中国总体水平比东盟高,可弥补东盟国家科技发展的不足。
在制造业方面,如果细分,会发现两者的产品结构非常不同,互补性仍然很强。
而东盟也是中国西南省区的主要出口市场,所以,东盟是我一路的利益重要有关区。在整个“一带一路”中需要高度重视与东盟的经贸关系。
不关注金融,你将会被这个世界抛弃,因为你赚钱的速度很难赶上印钞的速度。本文由上海黄金交易所金融理财师万能点金(微信wndj55)原创首发一点资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中观点均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网站无关。专注研究国际形势以及各国之间的动态。每天会不定时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