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曼危机至今已有九年,消费早已复苏了,但是企业投资仍然裹足不前,公司情愿回购股票也不作投资,这是为什么呢?根本原因不是最终需求不足,而是企业对未来信心不足。改革税制和去监管,为的是改善营商环境、减轻企业负担,唯有如此才能制造就业机会,才能“让美国更伟大”。
大约每四十年,美国出现一位“重建总统”,聚焦于供应端的经济,推倒既有的经济架构,构建新的营商环境,上一位这种人物,就是八十年代初的里根。在直觉上和行事逻辑上,这届美国总统具有不少“重建总统”的特性。
新总统能不能真的在供给侧改革上杀出一条血路,唯有时间可以给出答案。他本身就是商人,对经济学理解不深,对所谓供给侧改革直觉与天性多过切实需要,一旦遇阻随时可能转方向。同他在建制内做事经验不足,对国会乃至本党议员掌控能力差。他的改革方案(如果有方案的话)可能被现有机制所阻碍、缩水,甚至绞杀。
同样是减税,着眼点可以是短期经济刺激,也可以是改善营商环境、重塑企业家精神,两者之差悬于一念之间,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当然也不同。刺激政策往往在利益上只做加法不做减法,所以反对声音较小;一旦涉及结构性改革则几家欢喜几家愁,利益纠纷使得决策更困难。他能够在结构改革上走多远,让我们拭目以待。
需求端刺激还是供给侧改革,世界上许多政府都面临着同样的抉择。如何冲破利益的藩篱,为经济谋一条生路,是后QE时代的无法回避的问题。
笔者专注研究国际经济、军事形势,投资更要顺应趋势。想赚钱其实并不难,关键你是否遇到对的指路人,虽然你我只是偶然相遇,一篇文章的牵引,或许就是你投资路上越走越顺的基础!文/尉少论金 (薇信:wslj564335)在机会面前:聪明人永远是决不放过!最后借用释迦牟尼的一句话:“伸手需要一瞬间,牵手却要很多年,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佛渡有缘人,我带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