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中美兩國首腦會晤取得了巨大的進展,中美關系也更加邁進一步,兩國元首不僅相互加深了了解與信任,同時也確立了中美關系發展方向和原則,尤其是確定實施雙邊貿易談判“100天計劃”。這讓不少擔憂中美會發生貿易戰的人終於能夠安心,那麼中美貿易戰真的擱淺了嗎?
有消息人士稱,中國將對金融領域投資和美國牛肉出口加大開放。參與中美談判的兩國官員表示,中國將在金融領域投資以及美國牛肉出口方面向特朗普政府提供更開放的市場,以幫助避免貿易戰爭。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周在佛羅里達的首次會晤期間決定,他們需要加快貿易談判,以求在100天內產生成果。在金融和牛肉上的兩大讓步是北京方面相對容易作出的。
目前,外國投資者不能持有中國證券和保險公司的多數股權。在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加入世貿組織(WTO)之後的15年來,中信證券(Citic Securities)和中國人壽(China Life Insurance)等中國企業已變得極為龐大,使新進入者難以競爭。
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主政期間,中美就雙邊投資條約(BIT)舉行談判時,曾討論過中方在允許外國企業持有多數股權方面的讓步。
特朗普尚未表示是否打算促成這一條約;美國談判代表曾希望該條約將解決多個行業的準入問題。參與談判的一名中國官員表示:“中國準備在雙邊投資條約中(提高投資上限),但這些談判在(特朗普當選後)被擱置了。”官員們表示,中國還願意結束自2003年起實施的對美國進口牛肉的禁令,並購買更多農產品,以緩解3470億美元年度商品貿易順差所造成的與其最大貿易夥伴之間的緊張。
特朗普去年競選時威脅要對中國商品征收關稅,並宣布北京為匯率操縱者,引發各方擔憂一場毀滅性的貿易戰爭。但在上任後,特朗普的言論已有所緩和。
雖然離達成全面性的中美投資條約仍前景遙遠,但雙方希望在未來三個月內達成較小的貿易協議。
上周六特朗普在Twitter上表示,習近平訪問他的海湖莊園之行“非常棒”,隨後又提出警告。他隨後發的一條推文表示:“善意和友誼已經形成,但在貿易方面還要拭目以待。”
因此可以推測出,中美之間全面貿易戰爆發的概率已經大大降低。不過局部貿易戰的可能性仍存在。制造業回流和創造就業是特朗普新政測核心支柱之一,鐵鏽地帶是特朗普和共和黨的“票倉”,在這一點上信守競選承諾是特朗普的一條政治底線,未來至少會在個別行業、重點產品上采取強硬措施。
最新的進展是:特朗普於3月31日簽署了兩份總統令:一是要求商務部和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對美國貿易赤字的原因進行為期90天的調查,對主要貿易夥伴和主要進口產品展開細致分析;二是調查貿易夥伴在匯率、關稅、補貼等方面的不公平行為,研究制裁性關稅的可能性及後果。特朗普強調,“將采取必要的法律措施,終結夥伴國的不公平貿易”。
會晤期間雙方達成一項約定,開啟一項為期100天的貿易談判。特朗普政府對這一談判很看重,稱其為“100天計劃”。美國財政部長Mnuchin和美國商務部長Ross表示,“100天計劃”是這次兩國元首會晤最大的一項實際成果。
特朗普性格多變讓中美貿易仍存變數
當然雖然對於中方來說此次會晤讓中美貿易戰的概率變小了,但特朗普是個性格複雜的人,不確定性是他的代名詞,它能夠在誰都無法預料的時候下令打擊敘利亞,那麼對於中美貿易戰或許我們也不應該想的太好。
如果特朗普逐漸褪去其商人特質,逐步適應和融入傳統美國政體下的政治精英的思維範式,無疑中美雙贏的均衡可能成為其長期選擇。盡管特朗普仍可能有策略的將選民訴求和國內注意力轉嫁到其他國際事務上,但中美經濟交往並不會面臨本質威脅,雙邊貿易摩擦或“鴿式”衝突的零星發生不易引爆全面貿易戰。
總的來說,此次中美會晤讓確實讓中美關系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從特朗普的一系列行為可以看出他也並不想讓中美之間存在隔閡與衝突,他很明白中美合作才會帶來共贏,但特朗普畢竟是個沒有經驗的新人總統,這張白紙將被美國政壇染成什麼顏色,將決定以後特朗普對中國態度的變化,也決定這中美之間貿易的命運。
如果特朗普一直無視現有的全球分工與治理格局,在對外事務上任性妄為,那麼雙贏局或成為水中望月,中美“鷹式”貿易戰依然是一顆*。
筆者專注研究國際經濟、軍事形勢,投資更要順應趨勢。想賺錢其實並不難,關鍵你是否遇到對的指路人,雖然你我只是偶然相遇,一篇文章的牽引,或許就是你投資路上越走越順的基礎!文/尉少論金 (薇信:wslj564335)在機會面前:聰明人永遠是決不放過!最後借用釋迦牟尼的一句話:“伸手需要一瞬間,牽手卻要很多年,無論你遇見誰,他都是你生命該出現的人,絕非偶然”佛渡有緣人,我帶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