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总是赚的,可到后面亏了。你有总结过原因吗?只有一点你自己不够专业,不能正确的分析市场做单。永远在靠老师,你累不累?觉得累就换一种方法嘛。市场有人亏就有人赚,你为什么就不可能是那赚的小部分群体呢?
利用碎片时间去学习,这自古有之,并非新内容啊。古人有云:世事洞明皆学问,这就是不断的学习和思考的过程。
现在,只不过大家把随手把翻手机的时间,称之为碎片时间,然后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把知识*给你——是不是有一种不劳而获的快感?
1、可惜,这种快感是错的
假设世界上有人愿意反复把一本书读几遍,然后用10分钟告诉你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他或许在读几遍的过程中学到了一些知识,但是你真的能从他讲的内容里学到知识吗?——更何况,他也许只是综合了网上的一些碎片,然后讲给你,他自己并不知道也不在乎里面到底讲了什么。
如果这样真的有效,为什么我们小学的时候,要先学习拼音,然后再学习汉字笔划,最后,再学习汉字的意思,而不是直接把汉字的写法告诉学生呢?
你以为分析师把分析方法浓缩了精华给你,但是真正的分析师却只会在你付费学习的时候告诉你,除了自己苦读书勤思考,弄懂已有的知识体系,别无他法。没有人能代替你的学习和思考,也没有人可以直接用别人的想法解决自己的问题——除非你根本就不想解决问题。
投资者也经常会犯这样的错误,听到某分析师讲了一个分析方法或者口诀,就觉得一下子豁然开朗,我们也要这样做。或者马云说了新零售,我们立刻跟着去做吧,风口就要来了。
但实际上,这些内容不过是分析师在做自己分析技术或者IP营销,而我们全都被消费了。想想也是,如果他们把分析技术一句话就讲清楚了,那么要书本和教学有什么用呢?马云也就不必开设湖畔大学系统的教授知识,只需要碎片时间说个10分钟就好了。
短暂的快感,带来无尽的空虚。可能也让自己更加远离深度学习分析技术。
2、碎片时间,要进行系统学习
当然,我不是否定碎片时间。随时随地学习,这本来就是终身学习的一部分。碎片时间可以学习,但是学习的一定是系统化的知识,知识最重要的核心是逻辑——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成为知识。知识因此才能进行演化、推理,可以使用。有人把获取知识的过程代替你完成了,然后说,OK,你就记住U盘化生存,就好了。
就算你记住了这个概念或者口诀,其实也没有什么意义,因为你都不知道什么情况下才能使用这些所谓的“知识”,脱离了学习和场景,单纯的概念或者口诀无意义。
因此碎片化学习要利用碎片是没错的,错的是,不能学习碎片化的知识。化时间去学习系统的知识。比如,当时我们找了一个学习分析技术朋友,我让她首先去看基本系统讲述技术的书,然后再把网上的一些经验讲述作为补充阅读材料。先整体了解整个行业以及运转的准则,然后再看看别人怎么做的,把别人的做法放到分析方法中思考,才有可能得出适合自己的分析方法。
3、盯住一个点,狠狠的打
投资者最大的价值,就是找到一个分析方法,然后研究这个方法。
所以他们会碎片化的学习各种碎片化的知识,但很多投者也陷入了碎片化学习的误区。他们因为工作或者其他太忙而“没有时间系统学然后发现每个知识点都让人兴奋,希望把这些机会都抓到手里。
希望本人的文章能给你带来收获,在接下来的投资里顺风顺水,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找我咨询,我不仅是一位指导老师,也是你生活中值得一交的朋友,如需了解更多现货投资、交易手法、操作技巧以及K线等知识可以关注都可以联系本人进行交流学习。另外我还要说做投资最重要一点:点位到了就干!点位不到就看,做单需要勇气,技术支撑盈利!成功不是靠运气,选择大于努力!
——本文由微澜话金独家策划(V/xin:jl8381 ),主要对天然气、白银 原油等大宗商品行情分析和指导,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