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知,当天凌晨3点45分,在中国的帮助下沉在海底1073天的“世越号”终于重见天日。
然而对于中国参与打捞“世越号”一事,不仅自诩造船业世界第一的韩国心里不舒服,连日本这个昔日的亚洲船舶业龙头老大也是非常腻歪。
其实日本这几年对中国格外的嫉妒,在中国工业经济突飞猛进的对比下,经济年增长率不到0.7[%]的日本已然是非常尴尬。
俗话说风水轮流转,日本作为曾经中国最大的投资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一直将日本人奉为上宾,日本投资商在中国的地位不知道高哪里去了。现如今,日本在两轮经济危机打击下早已日薄西山。看着中国拿着钞票满世界投资,后面跟着一大堆溜须拍马的国家,跟曾经的日本何其相似。
再来回首日本经济发展历程,很多机遇很损失都是中国最深刻的教材。
根知,日本本年度工矿业生产水平比战前高出90[%]。在长达31个月的时间里,日本GDP年增长率达到了7.8[%]。这段繁荣时期,在日本历史上被称为神武景气。
就在日本经济全面复兴后,发掘出“出口导向性”的发展模式。并且制定了立足日本,整合东亚,面向全球的经济规划三部曲。
因此通过自上而下的整合亚洲经济产业链,日本经济第一次拥有了称霸世界的实力。以汽车、造船为主的出口工业产品席卷全世界,连汽车传统地区欧洲和汽车强国美国,都受到日本汽车的强大冲击。
自90年代,中国完成了最原始的工业技术积累,并向更高一级的产业链发起冲击。与此同时,以IT为主的新兴产业在中国兴起,并得到了飞速的发展。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成为压垮日本最后的稻草。中国经济在金融危机中坚挺向前推进,并在危机后超越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国。由此,我们跟日本的距离是愈行愈远。
日本经济发展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两点:
相对于日本人更可怕的是,国家实力此消彼长,日本损失越大,中国就收获越大。
当中国完成产业革命以后,接下来利用价格优势开始逐步蚕食日本市场。比如曾经和摩托罗拉、洛基亚比肩的日本神机索尼,在苹果、三星、华为、OPPO等产品的联手打压下,不仅在国内损失惨重,在全球市场上也不容乐观。而中国本土产品的华为,凭借产业革命的东风,一举成为了和苹果、三星并肩的世界三大手机制造商。
对于身为小弟的日本自然不敢跟大哥叫板,在后来美国对外战争中,日本没捞着什么好处,反而军费出了大头,这就相当尴尬了。
因此前有苏联,后有日本,国家实力不均衡的发展两个鲜活的例子就在前面。中国在未来发展中,必然是全方位发展齐头并进。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产业调整的得到全面落实后,日本永远不能望其项背。
文/玉至金典(199129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