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霸乾坤唯芯:jbqk111
不可否認,現在的美國依舊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仍有很多人有一個“美國夢”,認為美國的社會政策和福利健全。卻忽略了一個最基本的問題,美國的國情決定能享受到良好福利政策的只有那些有錢人,想在美國生存下去,不經過一番廝殺與磨練,下場只會更慘。
在這里,資本才是一切,財富才是服務的對象,要想在這里生存,只有不擇手段,獲取一切財富,才能生存下去,才能得到想要的東西。
生存是什麼?生存就是不擇手段地活着。
這就是真實的世界,真實就是這樣的殘酷。它不會給那些弱者一絲一毫生存的機會。只有鼓足勇氣,奮勇向前才可能在這個世界上活下去。這里沒有那些虛偽的“仁道”可言。因為“仁道”不符合自然的規則,而自然法則卻是無可改變的規律。如果你能活下去,那你就得心狠手辣勇敢地活下去。如果你活不下去,那你就找個安靜的角落靜悄悄地去死。生生死死的規則就是這樣清晰明了,就是這樣的直白簡單。這條簡單的真理已經在這個世界上準確地運行了幾十億年,在未來也不會有什麼改變。
殘酷嗎?生存就是競爭。熱帶雨林中的植物絞殺現象,就是它們奉行你死我活的競爭邏輯。自然界所有的動物和植物想要生存下來,都必須參加殘酷的競爭。生存環境時時刻刻在變化,生存資源總是有限的,於是形成了萬物競爭的局面。植物生長需要陽光,但在一片面積固定的樹林里,陽光是有限的。為了盡可能地占有更多的陽光,植物就要拚命往高長,要覆蓋住其他的植物,否則就享受不到足夠的陽光。那些在最初的競爭中沒有長得足夠高大的植物,因吸收不到足夠的陽光,要麼成了灌木和小草,要麼從地球上消失了。
越是弱小的生命,它的天敵就越多,越是強大的生命,它的天敵就越少。如果一種動物處於食物鏈的終端,它的生存就變得非常非常容易。再也不可能出現一種能夠以藍鯨或者犀牛為食的動物了。
一個成功者,在他的生活中,什麼是他所面臨的最大問題?他會說:“生存競爭”。這是他們的肺腑之言,因為他們相信事實就是這樣。當然在當今世界,“生存競爭”並不是生物界所說的為了食物、為了生存而進行的你死我活的競爭,但這也只不過是程度上的不同,其實本質還是一樣的。人們平常說的生存競爭,實際上是追求成功的競爭。他們在競爭中感到可怕的,不是第二天是否有足夠的食物,而是他們將不能戰勝自己的對手或者失去工作。
美國矽谷,這個世界上智慧的大腦最密集的地方,每年有幾百家新公司成立,但人們發現這里公司的總量卻反而持續減少,因為每年破產倒閉的公司更多。加州大學校長克拉克曾做過統計:1520年成立的組織,現在仍然存在的,全世界只有85個,其中70個是學校,另外15個是宗教組織。
人們常說,“生活就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為什麼大家都用這樣毫無詩意的語言去定義本該充滿詩意的生活呢?不是說我們應該“詩意地棲居”嗎?正視現實吧,與其說我們生活在一個生機勃勃的時代,不如說我們處在一個生存的時代,淘汰的時代。在淘汰中求生存,在競爭中求發展,無論對個人還是對團隊來說,都是如此。
日本一家著名家電企業曾放言:只要韓國家電市場一對外放開,用不了半年時間,就會讓韓國家電企業全部倒閉。由於意識到競爭的壓力,韓國家電企業紛紛走上了改革創新之路,淘汰落後的觀念,淘汰落後的產品。正是由於他們的這種自我淘汰的意識和行為,若幹年以後,他們非但沒有全部倒閉,反而在國際市場上對日本家電企業構成了越來越大的威脅。
成功,是每個人的渴望。但首先擺在我們面前的最大問題是:要麼生存,要麼被淘汰!
或許你已經賺夠了生活的資本,但是現在永遠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只有不斷前行才能一直保持活力,才能安全的在這個世界中享受生活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