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去年年底,香港铁路有限公司南港岛线开通。据悉,作为中车乃至全国首个即将运营在国际最高技术要求的香港市场的全无人驾驶项目,该产品的成功研制对于中车开拓国内、国际无人驾驶地铁车辆市场具有重要意义,为中车的城铁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国中车是中国南车吸收合并中国北车后形成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合并后的中国中车在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领域占有绝对地位。而在合并前,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在技术路线、产品优势和市场区域各有差异,但是也存在重复投资、重复研发等问题。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在技术产品方面,南车优势在于产品齐全,高寒动车组是其独有产品。北车技术优势在于芯片、控制系统,动车组产品卓越。南北车合并后的中国中车能够有效整合 其技术优势、品牌优势、研发优势,将支出项降低,有效提高未来公司业绩,集中优势兵力打造公司核心竞争力,在巩固国内轨道交通高端装备制造龙头地位的同时,强力拓展国际市场,提高未来公司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笔者认为,中国中车合并注册完成,是真正合并融和的开始。2015 年公司发展迅速,主要遗留 问题是国内的重复投资和投资建设以及重复研发,公司自上而下停止这种重复投资,不允许以投资换市场,减少招标过程价格上的恶性竞争与恶性循环,类似这种事件总部积极处理,逐步体现合并效应。
2015 年中国中车的 营业收入实现 2419 亿元,其中国际市场的收入为 266 亿元,占比达到 10.98[%]。在 南北车合并其战略之一即剑指国际市场,打造轨道交通高端装备制造的大型跨国企 业。资本开支能够有效降低,费用率将持续改善,对于增厚业绩预期会有明确显现。
2016 年上半年,中国中车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分别为99.31 亿、31.79 亿和 4.9 亿元,费用率同比略有提升。
期间费用总数上升是南北车 合并必然结果,体量越大,相关的费用类支出水涨船高在预期之内;但是费用率来 看,2015 年中国中车的费用率为 12.8[%],相对而言,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 2012 年-2014年的费用率为 11.3[%]、11.7[%]和 12.8[%],我们预期未来公司可以更多的减少重复投资 和重复研发的支出,有效整合公司资源形成更具战斗力的业务条线。
2017 年 1 月份,国家铁路局向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和中车青岛四方机车 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办法中国标准动车组型号合格证和制造许可证。中国标动体系的 推出符合中国一以贯之的高铁发展战略,即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
南北车在 成立之初,处于彼此竞争各自发展需求,同国际高铁厂家分别进行合作和研发,不 同的技术要求和参数导致全线路打通的技术障碍,引进和吸收阶段,这种技术上的 差异和难以融合是预期之中,随着中国高铁技术的消化和在洗手阶段的持续推进, 确立中国标动体系成为必经阶段,中国标动体系其功能标准和配套轨道的施工标准 都高于欧洲和日本,代表目前世界动车组技术的最高标准。
中国标准动车组良好的 兼容性能,可以根据世界各国高铁运营需求,提供系列化产品,是中国中车未来打 开国际市场的杀手锏。
我们认为中国中车在合并后的效应逐渐显现,在资本开支和费用支出上将实 现“1+1<2”和业绩上“1+1>2”的效果 ,简而言之即技术统一,费用减少 ,业绩向优,剑指国际市场。
星巴克卖的不是咖啡,是休闲;劳力士卖的不是手表,是奢侈的感觉和自信;希尔顿卖的不是酒店,是舒适和安心。而我推广的不是投资,是财富和机会!那机会又该如何去把握呢?虽然你我只是偶然相遇,一篇文章的牵引,或许就是你投资路上越走越顺的基础!交流微信468331158,投资有风险,操作需谨慎【解套,解锁,咨询,学习技巧,非诚勿扰】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网站无关。专注研究国际形势以及各国之间的动态。每天会不定时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