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原油从建国初依赖进口到自给自足又到出口创汇,现在已跻身产油大国行列。1985年我国原油出口最多,达3630万t,占当年生产量的241[%];出口创汇52.5亿美元,占当年我国出口额的19.7[%]。1985以后,原油和石油出口总量逐年减少,而原油进口量不断增加,到1993年,我国已经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在目前各大油田产量基本稳定的前提下, 中国的原油供给量处于基本稳定的状态, 中国原油的进口量日益增长。进口量的增长使得我国原油的对外依存度逐年攀升。
数据显示,在2005年,我国就已经探明石油可采储量69亿吨、天然气可采储量3.1万亿立方米(不含油田伴生气0.4万亿立方米),油气资源探明率分别为35[%]和14[%]。至2005年底,全国石油和天然气的累计采出量为44.7亿吨和4324亿立方米,已探明油气储量的采出程度为65[%]和14[%]。可以说我国油气资源总量还是比较丰富,目前石油勘探程度尚处于中期阶段。通过加大勘探投入和依靠技术创新,还可以获得新发现、增加新储量,发展仍具有比较雄厚的资源基础。
在我们进口增长的同时,我们似乎忽略一个国家,印度。在这几年印度的石油消费量呈现疯狂上涨的趋势,我们都知道,石油消费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尤其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指标。数据显示,到2016年3月,印度的石油消费量更是维持在每天450万桶,由于2014年印度的石油消费量还是384万桶/日和印度2015年超过7[%]的世界第一发展速度,2015年的同期的石油消费量应该也就是每天400万桶左右,那么印度的石油需求量在过去的一年中可能增长超过12[%]。在我看来这个增长的速度有点可怕了。
过去几年来,印度本国的石油需求就一直呈现稳步增长,平均年增长率达到了5[%]。截止2016年上半年,整个国际石油市场的需求量为9590万桶/天,而印度的石油需求已经超过400万桶/天,占比4。18[%],且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以目前的趋势来看,印度对石油需求的快速增长,也已经超出了国际能源组织的预测。保守估计在2010年,最乐观的是到2020年印度石油进口总量将会赶超日本,但以目前的状态看,事实上这一天已经提前到了2015年,甚至印度石油消耗总量超过日本的时间更早。而就在2015年11月27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一份报告,称在未来25年里印度对于海外进口石油的依赖度将从80%提高至90%,其对于全球能源需求增长的拉动将超过其他任何国家,从而引领全球能源需求增长。
受益于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能源消费需求增长,国家对非常规油气能源开发的鼓励,以及三大石油集团走出国门布局海外的能源发展战略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油田工程技术服务市场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目前 中国石油行业发展趋势可以用三点来概括:市场区域化特征逐步淡化,民营油服公司市场空间上升;服务开展技术性增强,高端领域服务成为发展方向; 国内油田服务公司逐步走向海外市场。这几点足以展现出 中国石油的发展前景将是一片光明。
在之前沙特一直是 中国主要的石油供应国,但由于俄罗斯倡议小炼油厂成功拦截沙特,成为 中国主要的石油供应国。去年只有 中国的私人炼油厂赢得了石油进口配额,然后经过加工成石油产品。俄罗斯反应快速,很快成为这些企业的主要供应商。俄罗斯对华石油月度出口量第三次超过沙特阿拉伯。11月,俄每天对华输油94.9925万桶,高于沙特的88.695万桶。而今年以来中俄贸易人民币结算额猛增, 中国进口俄罗斯石油也以人民币结算,这引起了沙特的不满。
可能因为 中国的石油进口量威胁到了印度的进口,可能因为沙特看着俄罗斯与 中国越走越近,可能沙特对 中国的石油输出与俄罗斯想比劣势渐渐出现。所以这两个深深受伤的国家,互相舔着彼此的伤口,然后走越近,因此这两兄弟马上就一拍即合了,之后我们也知道了,印度和沙特一次性签订了将近1000亿的石油大单。印度希望能够通过和沙特的联手搅局 中国石油市场和国家石油价格。但是他们估计太小看 中国了,仅凭他们的力量还不足以撼动我国的风云。
笔者专注研究国际经济形势,投资更要顺应趋势。对现货原油沥青、金银铜、天然气、外汇、股票等产品有兴趣的投资者,必是有缘人。
如果你刚刚入市,来找我,我教你;如果你已经身在其中却并不理想,来找我,我拉你;如果你已经在这个市场摸爬滚打却遍体鳞伤,来找我我帮你。不能保证你一夜翻仓发家致富但希望能细水长流,汇聚江海,用心做事,态度做人,希望能成为良师益友。套单的朋友,如果止损点位已经过了,行情已经反转,就没必要再去硬抗。不要因为一次的失误影响你的心情,小损一单安全离场,盯准目标或将力挽狂澜。解单和应急补救不是一句两句能说的清楚,不同仓位不同点位策略不尽相同,本文不作一一阐述,可详询。
在机会面前:聪明人永远是宁可抓错,决不放过!
文/唯心论金(WXLJ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