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日本的关系一直都是说不清道不明的,除了地理和历史的关系,中日两国的经济差距也作为我们老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1991年日本泡沫经济破裂,此后进入了长期的经济低迷时期,被称为“失去的20年”,深陷经济的泥潭中不能自拔。过去20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达到10.5[%],而日本只有1.1[%]。1987年,日本GDP超过前苏联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日本经济占全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从1994年最高峰时的17.67[%],逐步下降到2010年的8.7[%];中国经济占全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从1991年的1.83[%],逐步上升到2010年的9.3[%]。1994年日本经济总量相当于中国的8.55倍,达到战后以来的历史顶峰,随后中日经济差距迅速缩小,1997年日本GDP降为中国的4倍多,2002年降为中国的2倍多,2006年降为中国的1倍多,2008年之后两国GDP已比较接近。1990年中国居世界经济第10位,1995年超过巴西、西班牙、加拿大上升到第7位,2000年超过意大利居世界第6位,2005年超过法国和英国居世界第4位。
2007年超过德国居世界第3位,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今后7年,中日之间的经济差距将进一步拉大,到2017年中国GDP可能达到日本的1.5倍以上。世界各国公认,中国的崛起不可阻挡,中国长达30多年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
正是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辉煌成就和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不振,使得国内外许多人看好中国,而看衰日本,甚至有不少中国人也认为,中国即将全面超越日本。然而这正是中国阴谋论的基调,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一些过于宏观的数据就不看清事实。
事实上如果我们单单从一些表面的数据,当然会轻易得出似是而非的结论:中国的经济实力已足够强大,日本非常依赖我们。这便是中国威胁论的基调和证据。 数字很多时候都迷惑了我们,给我们一种错觉。让我们数数中国有多少个世界第一吧!中国的钢铁产量世界第一,煤产量世界第一,水泥产量世界第一,成衣,电视机,电冰箱,微波炉,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几乎在任何领域,都可以找出一个中国第一。
多么令人兴奋的数字啊!这样的数字的确让人国人感到自豪。但遗憾的是,这样的数字并没有从根本上说明了我国经济实力的强大,反而,若进行深一层的思考,分析,我们才发现,我国在经济水平,综合国力方面,与日本相去甚远。 我们必须知道,我们的世界第一,往往都是在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上诞生的。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产品,我们是拿不出几件来的。 我们的钢铁产量是世界第一,但在品质高端的钢铁市场里,日本却是世界第一;我们别忘了,中国第一大钢宝钢是在日本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用的设备也是从日本购进的。
日本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资源匮乏并极端依赖进口,高度发达的制造业是其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其科学研发能力十分强大,每年科研经费约占全国GDP的3.1[%],该比例位居发达国家榜首。
实话实说,日本经济比大家想象的强大得多。日本因为国内市场有限,是属于依赖出口的国家,日本国土狭小,资源贫乏,但战后的日本奉行“重经济、轻军备”路线,重点发展经济,使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末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经济实力仅次于美国。
水力资源丰富,水力发电量约占总发电量的12[%]左右。近海渔业资源丰富。工业高度发达,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工业总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大力发展海上航运,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从而使本国经济得到调整发展。日本是世界上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日本的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和纺织工业。这些工业的产品大量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日本的最大贸易对象是美国,其次是亚洲和西欧。 日本与中国的贸易,日本从中国输入的商品有服装、石油、煤炭、棉花、水产品和蔬菜等。向中国输出的商品有钢材、电子产品和其他工业品。
日本战后积极鼓励民间国民到发达国家,学习先进技术,大幅加强了自己的生产力,据说当时日本每年到美国学习的人就达15万。同时,政府积极鼓励民间和国有企业购买国外的专利技术,尽可能的垄断各个产业,从中收取了许多其他厂家的专利费,所以很多产业都被日本所垄断,钱都源源不断地滚到他们的腰包里了。向美国这种当代“汽车上的国家”现在在汽车销售上也远不如日本。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在日本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经济圈,成为了世界经济中心之一。
确切地说,日本既是世界经济大国,更是经济强国。而中国,充其量,只能算是经济大国。由于历史,地理的原因,很多时候,我们自然而然地把两者联系起来。毫无疑问,中国在经济方面,目前是无法与日本相提并论的。所以日本会看不起我们,至少看不起现在的我们。
笔者专注研究国际经济、军事形势,投资更要顺应趋势。想赚钱其实并不难,关键你是否遇到对的指路人,虽然你我只是偶然相遇,一篇文章的牵引,或许就是你投资路上越走越顺的基础!文/尉少论金 (薇信:wslj564335)在机会面前:聪明人永远是决不放过!最后借用释迦牟尼的一句话:“伸手需要一瞬间,牵手却要很多年,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佛渡有缘人,我带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