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到父辈们的感慨:现在的娃娃多幸福,有这么优越的生活条件,哪像我们小时候,一条裤子大哥穿完二哥穿,每天早起放牛、赶鹅,姐姐为了弟弟妹妹上学,哪里读过什么书……
与父辈那个时代比较,我们的生活似乎越来越好。
从宏观上来看,我们的生活确实越来越好了。就像我,享受着这一切的90后,不曾为买不起一件心仪的衣服而苦恼过,毕业后进入一个大公司,遇到一位好领导,感觉生活真的太美好了。
然而,毕业几年,接触社会,怎么觉得越活越累了啊,越活越没希望了啊。经济形势一天一个变化,物价上涨、房价上天。
这两天看到一条新闻,由于限购,租房时代全面迎来,房子也要租不起了吗?
尽管每天都有报道称,90后某某凭借创新idea融资多少多少亿,但对于像我这种普通人来说,只觉得机会正在逐渐丧失,上升空间越来越小,竞争却越来越大。
这就是我们90后正面临的血淋淋的现实,我们好像不缺衣食住行,但事实上那些其实都是我们的父母为我们打拼来的。
好像每个人都鄙视“啃老”,然而我们90后却都在不同程度上的进行着“啃老”。
今天提起这个话题,并不是道貌岸然地呼吁大家不“啃老”,只是想通过讨论,增强一种意识:身处这个时代,如果我们不能像少数人一样拥有“生钱”的能力,至少要有“护钱”的意识,不断学习“护钱”的技能。
先理财,后消费
我的理财意识也是这两年才渐渐培养起来的,这还得感谢余额宝,之前我完全没有闲钱还能理财的意识。
对于像我这样收入来源不高又单一,只靠死工资吃饭的大部分年轻人来说,如果想理财,一定要养成“先理财,后消费”的习惯!
以不降低自己正常生活标准为前提,把收入的一部分存入理财账户,之后剩下的钱再打入消费账户。这也是众多专业理财人士提倡的科学理财习惯:收入 - 储蓄(投资)= 支出。
以我举例,我会挑一家银行,然后买银行里面买风险性最低、最稳健的理财产品,一般5w起购,分30天、60天、90天等不同期限。
因为闲钱不多,害怕突发情况要用钱,因此我一般只买30天的。虽然利息不高,但却通过这样的方式存下了一笔钱,这也是我最终的收获。
有人说,然而我并没有5w买这样的理财产品啊。但其实你想想,正因为没有本金或者本金不多,所以更要这样操作来获得本金啊。
当初我在没有本金的时候,最简单的便是把货币基金当做理财账户,比如余额宝,有利息的同时还能随取随用,慢慢积累到第一笔理财本金。
找到适合自己的记账方式
很多人养不成记账的习惯,是因为根本没有记账的意识。我有记账意,是受一个大学同学的感染。
那个同学并不抠搜,相反花钱还有些大手大脚,一次无意中发现他竟然每天都用电脑记账,连一元钱买个包子也要记下来。
因此很感慨,我也开始慢慢记账,并且在记账这条路上,试验了很多工具。记账工具很丰富,比如记手账、excel建表格、APP记账等,我基本上都试验过了。
最初记手账的时候,兴致勃勃买了个好看的懒人账本,记着记着发现,要根据它提供的类别、狭小的格子来记录,常常会发现类别对不上、格子写不下,于是一本没写完就放弃了。
之后用表格记账,功能强大,总可以随心所欲了吧,起初确实觉得够一目了然,但常常忘了记账。
因为太不方便了啊,每天要用电脑打开才行,记录的时候往往都忘了自己花了多少钱了,为了记录再不停地从手机上翻看消费记录,太麻烦了。
因此,最后发现还是用手机记账最方便了,现在的手机记账软件很多,但是大同小异,大家要记账的话可以挑一款符合自己的就可以了。
关于记账这回事,一定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比如记账的内容,有人觉得事无巨细很烦也没时间,那可以选择记录大头的收支。
每个人的记账方式都不一样,因为每个人对记账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但无论如何,找到一种属于自己的方式,那样才能一直保持记下去的兴趣,最后养成记账的习惯。
用好父辈们给你的丰厚资金
虽然“啃老”已经成为常态,但我还是极其鄙视“啃老重度患者”。
就像我父母的一个同事,家里条件确实优越,为了能让唯一的儿子出去镀层金,也是不惜重金。
然而,这两年儿子回国后,非但不感激父母花费心血给他创造了一条大多数人没有的出路,反而真正过上了养尊处优的生活:不工作,只消费。
苹果手机出一代换一代,LV这些奢侈品眼睛眨也不眨,车子也换了有两辆了,对父母还声嘶力竭:我今天这样都是你们惯得,都怪你们。
这种程度的“啃老”,真的太让人寒心了。
很多90后已经为人父母了,不管是结婚还是生儿育女,相信很多父辈们会借此机会给你塞一笔丰厚的资金。
如果你也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了一大笔钱,首先把这笔钱当成是最后一次“名正言顺”的啃老,然后好好利用起来。
这是一笔不小的资金,买房、炒股、理财、创业……自己选择,量力而行。
投资自己,技多不压身
不怕别人比你优秀,就怕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
虽然国家大力支持创业,然而能成功的创业者仍是凤毛麟角,我们大多数人可能终其一生,也成为不了真正的“老板”,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成为高端打工者,成为行业精英。
趁着现在学习能力尚未退步,根据时势变化与时俱进,多学习,所谓技多不压身。
经济越发达,尤其机器人已经开始对很多职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以后对人才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投资自己,让自己变得更优秀,从长远来看也许是最能“护钱”的方式了。
笔者文杰点金(w信 jackL995 )是金融投资分析师,从事金融行业多年,研究国际局势和热点事件。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多年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