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针对中国原油市场份额的竞争备受关注。沙特由去年拒绝向华提供石油到现在主动向华签约石油大单,态度的大转变,让然大吃一惊!
第一为扩大石油战略储备提供了机遇,中国石油储备在战略保障上的意义不言而喻,趁低油价大量进口扩大我国的石油战略储备对中国是有利无害的。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第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但中国对国际原油价格没有丝毫的定价权和话语权。目前,世界主要大宗商品的基准价都是以期货市场来定价,推出我国原油期货,争取原油定价权,可使中国在国际油价上占据一席之地。
第三中国政府不希望过于依赖某一个供应国,所以主要供应国之间出现竞争是可喜的发展,尤其是如果这会导致价格下降的竞争。
而美国页岩油在开采技术不断革新下,已导致每桶原油的开采成本由100美元附近降到30—40美元。
沙特虽然原油开采成本仅10美元/桶,但高额的全民福利津贴成了财政上尾大不掉的包袱,由于近年财政吃紧只好规划让国营石油公司Saudi Aramco在今年IPO上市,好筹措资金应急。而为了让IPO筹资顺利,沙特又不得不在维护油价的前提下,于去年5月撤换导致近年油价崩跌的石油部长纳伊米,同时在去年底决定连合俄罗斯和OPEC在今年上半年减产,如此才将油价顺利推上50美元/桶大关。
尽管OPEC现在每日仍然减产180万桶原油,但原油库存却不减反增,导致油价跌破50美元/桶,心急如焚的沙特不得不再次退让,而促成OPEC上周开会讨论在下半年持续减产的可能性,让油价在47美元/桶附近获得支撑。基此,周三(29日)西德州原油便因利比亚供应中断而大涨2.4[%],收报49.51美元/桶。
时序即将进入第二季,油价或许再度因OPEC下半年持续减产的消息而进一步走高,一旦再冲上50美元/桶以上,页岩油业者将持续开心地大量增产。
换言之,OPEC的减产虽换来油价的短暂喘息,但却引来页岩油的产量大增,在这场此消彼长的石油战争中,沙特显然已经落败,只能默默配合油价而减产,眼睁睁地看着劲敌页岩油的步步逼近。
沙特的落败,也意味着原油的长期供给过剩无解,一旦沙特的Saudi Aramco上市筹资行情结束,联合减产的题材也将结束,届时库存再度油满为患,两年多前的油价崩跌或许再度重演。也许就是这些原因,沙特对中国的态度才会发生改变。
就在去年4月份,中国向沙特进口石油曾遭石油帝国不屑一顾,果断拒绝。面对沙特突如其来的变故,普京艰难的站了出来力挺中国,并放言中国要多少石油就给多少。于是,中国4月份从俄罗斯进口原油量到达创纪录的481万吨,同比增加52.4[[%]],这一数字超越了沙特和安哥拉, 俄利用了沙特的任性决定向中国增加供给量,终于超越了沙特更占领了中国第一原油石油进口的位置。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接下来沙特就该后悔自己的“犯的错”了。沙特不卖有的是国家抢着卖,产油国又不止沙特一个。于是,中国从沙特阿拉伯进口的原油仅仅为100万桶,同比减少了21.8[%]。由此可见,顾客是上帝,尤其是中国这样的大款,全世界都知道的事实,沙特真是悔不当初,为此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今年3月份,沙特国王这次主要是来谈生意的,是来见客户的。客户自然要分个三六九等,有像中国的这样的黄金VIP,有日本这样的VIP。见谁不见谁翻翻账本自然一目了然。
为什么说中国是黄金VIP?曾经这个位置是美国的,美国至今也是全球第一大石油消费国,但自从页岩油这个科技被美国点出来后,原来的老客户马上就要变成同行对手了。那么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同时也是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的中国自然顶了上来。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沙特这次态度的大转变,让人也为之感叹,毕竟石油不是钱,不能直接用于投资,想搞经济转型,毕竟石油再多也有个数,挖没了自己家其实就剩一片大沙漠,国家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笔者专注研究国际经济形势,投资更要顺应趋势。对现货原油沥青、金银铜、天然气等产品有兴趣的投资者,必是有缘人。
如果你刚刚入市,来找我,我教你;如果你已经身在其中却并不理想,来找我,我拉你;如果你已经在这个市场摸爬滚打却遍体鳞伤,来找我我帮你。不能保证你一夜翻仓发家致富但希望能细水长流,汇聚江海,用心做事,态度做人,希望能成为良师益友。套单的朋友,如果止损点位已经过了,行情已经反转,就没必要再去硬抗。不要因为一次的失误影响你的心情,小损一单安全离场,盯准目标或将力挽狂澜。解单和应急补救不是一句两句能说的清楚,不同仓位不同点位策略不尽相同,本文不作一一阐述,可详询。
在机会面前:聪明人永远是宁可抓错,决不放过!
文/暮雪夺金(VIEVIE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