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正式启动脱欧程序,传欧盟最多给英国5年时间完成整个脱欧过程,惟双方很可能强硬角力,尤其未来1年,势必涌现如陷暗黑泥沼的谈判过招,而弱势的英国最终可能要硬吞坏方案。
英国启动《里斯本条约》第50条,首相文翠珊形容是英国踏上没有回头路的历史时刻,大有背水一战之慨,跟之前她强调没协议比坏协议好的论调呼应,并强调好日子还在前面。文翠珊摆出不惜硬脱欧的姿态,冀以对欧盟造成重大冲击来吓唬对手,但问题是这策略能否奏效?
事实上,英国的谈判筹码很少,首先英国现时45[%]出口是输往欧盟,脱欧后会丧失欧盟这庞大单一市场。其次,一旦丧失欧盟的牌照通行权,英国银行和金融机构难再不受限进入欧洲大陆市场,这将严重冲击英国金融业,不少银行已考虑将总部或分支搬到法兰克福或都柏林。
即使英国试图以脱欧过程可能要历时10年,吓唬对手,但欧盟却不为所动,从欧盟提出要600亿欧元分手费,更放风最多给英国两年时间谈判,另给3年时间作过渡安排,可见欧盟立场也非常强硬。欧盟企硬底因有二。
首先,欧洲正弥漫一股极右、反欧的民粹主义,若欧盟为了让英国减少冲击而宽待英国,只会鼓励其他成员国的民粹主义者,以脱欧代价不大为由,煽动民众支持脱欧。德法今年要大选,意大利明年亦要大选,故处理英脱欧不容有失,甚至要杀一儆百,以免发出错误信息。
其二是利益冲突。法兰克福和巴黎正撬英国金融企业墙脚,对英开出的条件愈严苛,愈易将金融企业抢过来。所以不论从得或失的角度来看,欧盟在谈判中绝不会对英国手软。
由于双方各有顾虑,英国和欧盟必然强硬,尤其是首年谈判更无回旋余地,至少要等法国和德国新领导人诞生,还要待明年意大利大选尘埃落定,且反欧风潮降温,欧盟再无后顾之忧,才有机会在立场上有所软化。所以未来一年谈判势非常痛苦,因大家叫价都非常高,待大家感受到经济阵痛,尤其英国看到金融机构开始迁走和缩减人手后,才有望立场软化。
谈判未开始,强弱悬殊之势已成,英国难讨好处,好协议肯定没有,但没协议后果更严重,两害取其轻,相信最终还是要选坏协议。
文/龙琦财经(唯一官方威信LQCJ88)是金融投资分析师,从事原油、贵金属、外汇、证券等金融行业多年,研究国际局势和热点事件。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多年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