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近两年,中国的经济一直在“转方式、调结构”,政府也意识到不能再像之前那样大搞投资拉动增长的刺激计划,但回顾去年的经济,我们发现经济的增长套路还是熟悉的“味道”。
回顾2016年,经济平平淡淡,这一年宏观经济的指标其实没有太剧烈的变化,但其中还是有一些亮眼的数据,比如发电量、钢产量、挖掘机销量、重型卡车销量等微观指标表现的非常好。这种数据往往在经济的繁荣期才会出现,于是市场上开始出现中国经济见底回升、新周期将启动的论调,但前景怎样我们还需要且走且看。
之所以说从去年的经济增长套路中能嗅到熟悉的“味道”,是因为去年的经济增长依然是靠投资拉动。虽然拉动经济增长的套路没有变,但其中也出现了一些与以往不同的现象,那就是我们拉动同样的经济增长量,需要比之前使用更多的钱。
我们2016年在基建方面的相关投入将近10万亿,其中包括5万亿的地方债,2万亿的国债,1.3万亿的城投债和1.4万亿的政策债。房地产行业的投资和消费规模也不小,大多数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房地产消费方面,去年一手房加二手房的销售金额达到了16万亿,其中有6万亿来自房贷,2万亿来自公积金贷款;房地产投资方面,大约有1万亿来自地产公司债,除此之外还有各种非标和海外发债等等,这些融资加起来规模也超过10万亿。汇总一下来看,基建加地产的融资达到了20万亿左右。
还有另外一个获得投资数据的方法,那就是观察银行资产的增长规模,因为无论是企业或是个人,想获得融资、房贷都要通过银行,地方债和公司债主要也是银行买的。根据最新披露的数据来看,2016年银行总资产是230万亿,比2015年多了30万亿,这其中信贷资产包括25万亿。这也可以理解为,2016年我们投入25万亿货币,创造了5~6万亿的GDP。这个数据在2007年的时候是怎样的呢?2007年我们的年度新增GDP5万亿左右,而当时投入的货币不过才7万亿。
为什么投入的货币越来越多,而经济的增长却有限呢?主要是因为,我们过去的经济高速增长更多的是依靠人口红利,而现在人口红利逐渐消退,过去的经济增长逻辑在现在已经不适用了,同时经济又缺乏新的增长动力,因而就造成了这种现象。在经济缺乏增长动力的时候,只能靠资本驱动,但是钱撒下去,经济增长的效果有限,造成一个不好的结果就是商品各种涨价,例如房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把房价理解成一种货币现象。
回顾过去几年,好像很多东西都涨了,股市涨了,债市涨了,商品涨了,房子也涨了。但换一个角度来看,现在什么东西都涨了,没什么便宜的东西了,我们是不是应该谨慎一些?
笔者青凌财滙不仅是一位外汇金融分析师,同时解读世界经济要闻,剖析全球经济大趋势。本人认为投资体系包括:投资理念,投资心态,投资策略,以及资金风险管控和操作手法,思路。青凌本人主要专注于外汇现货贵金属投资,对黄金,白银,原油、沥青、天然气、股票等外汇大宗商品有深入的实战经验与操作技巧。如果你操作不顺投资经常资金缩水或者有兴趣却无从下手,那么你一定要关注添加本人。【薇信 cansq588 】(长按可以复制),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的独特分析视角,让你在这个行业中稳健获利。投资有风险,操作需谨慎【解套,解锁,咨询,学习技巧,非诚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