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西方经济学者们常预测中国经济将会硬着陆。随着近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各项数据均大大好于外界的预期,这也再一次证明了西方的视角忽略了中国国情——一种有“韧性”的制度高度稳定。正是这种稳定或许也给了中国战略界对于中国在世界的新角色有更多的想象空间。而笔者认为,中国应该抑制住全球力量投射的诱惑,将更多关注投向国内的发展战略。
随着美国将注意力更多地转向国内,中国决策者似乎开始考虑全球领导地位的剧变可能带来的机遇。笔者也一再被问及以中国为中心的全球化的可能性——中国在多边论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的领导作用、泛区域投资(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新的机构(中国为主导的亚投行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都强化了这种印象。仿佛中国正准备填充美国留下的空缺似的。
在历史上,全球领导地位和经济力量的转变往往是缓慢的而非突变。都说中国人善于以史为鉴,但笔者认为他们对当前形势的看法与历史经验显然有些不同,他们或许认为:特朗普这个大搅局者改变了长期以来以美国为中心的全球化的规则,目前或许是抓住全球权力控制权的好机会。
诚然,什么都是可能的——特别是在一个不确定性是唯一确定的世界里。但中国必须铭记另一个历史教训。美国耶鲁大学著名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长期以来的一种观点认为,大国兴衰无一例外发生于“地缘战略过度扩张”之际——当一个国家的全球力量投射受累于其国内经济基本面的虚弱时。自古以来,全球领导地位均以国内力量为后盾,而中国在适应其经济“新常态”过程中,仍要走一条再平衡和结构调整的漫长之路。
虽然自2007年以来,中国的经济结构其实经历了显著转变。所谓的第二产业(制造业和建筑业)GDP占比已从2007年的47[%]降至2016年的40[%],而第三产业(服务业)比重从43[%]增至近52[%]。这等幅度的结构性转变堪称了不起,这也体现了中国在再平衡道路上进展迅速。但中国的经济转型中仍有许多方面需要提高(一些行业产能过剩)。而这一切把我们带回到今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所提的问题:中国近期的韧性和美国向内转向的双重因素似乎为中国带来了诱人的机遇。但中国应抵制全球力量投射的诱惑,专注于执行其国内的发展战略。
笔者青凌财滙不仅是一位外汇金融分析师,同时解读世界经济要闻,剖析全球经济大趋势。本人认为投资体系包括:投资理念,投资心态,投资策略,以及资金风险管控和操作手法,思路。青凌本人主要专注于外汇现货贵金属投资,对黄金,白银,原油、沥青、天然气、股票等外汇大宗商品有深入的实战经验与操作技巧。如果你操作不顺投资经常资金缩水或者有兴趣却无从下手,那么你一定要关注添加本人。【薇信 cansq588 】(长按可以复制),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的独特分析视角,让你在这个行业中稳健获利。投资有风险,操作需谨慎【解套,解锁,咨询,学习技巧,非诚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