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霸权,一直是美国的命根子。如何确保美元霸权这条命根子?1972年美元与黄金彻底脱钩之后,美国政府想出了一条妙计,就是把美元作为国际原油市场唯一的定价和结算货币,这样就可以保证世界对美元会有着无限量的需求,届时美元即使没有黄金储备撑腰亦可通行国际。你可以不买美国货,但你不可能不买石油,而你买石油就需要用美元。
伊朗干了美国一件最忌讳也是最担心的事,那就是石油国家“去美元化”。和先前伊拉克干的一样,这具有极强的示范作用。事情最怕开头。如果大家都学伊朗的模样,都弃用美元而改用其他币种进行双边贸易结算,那么美国货币霸权就会丧失。即使不是所有国家都这么干,仅仅是委内瑞拉、俄罗斯等产油大国学伊朗的样子,石油美元的制度设计就会收到重创,而这对美国来说,绝对是灾难性的。美国更头疼的是,因为自己的傲慢、粗暴和无节制的掠夺,世界各国都有抛弃美元的心思。
与美国第一轮量化宽松后美国利用欧债危机狙击欧元如出一辙,在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之后,美国又在利用欧债余波,大举狙击欧元,这很难说是一种巧合。事实上,这危机背后掺杂了更深层较量,即美元与欧元主导权较量的“货币战争”,美元对欧元的打击也并不仅仅是针对欧元的币值,而是针对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对美元霸权地位的挑战。
对新兴市场国家来说,欧元提供了一种能够替代美元的结算货币选择。例如伊拉克、伊朗、俄罗斯、委内瑞拉等国先后宣布接受欧元计价的石油交易。由于欧元区主要出口商品品种与美国具有竞争性,欧元结算量的上升就必然导致美元结算量的下降。结算量就是定价权,美元结算量的比重下降意味着美国在国际市场上定价权的流失。
其次,欧元冲击了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国际储备量是世界货币地位的表征。欧元诞生之后占全球总外汇储备量的比重不断上升,而美元则持续下降。从趋势看,美元的储备地位的确受到了重创,金融危机以前,美元回流和新增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之间存在着一种比较清晰的规律:每当美元处于升值状态的时候,各国央行就会倾向于降低美元在储备中所占的比重,体现为新增储备中的美元比重要低于已有储备中的美元比重;而当美元处于贬值状态的时候,各国货币当局的做法正好相反,新增储备中的美元比重要高于已有储备中的美元比重。而金融危机后,这种规律发生了改变,在分配其新增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时,各国货币当局从总体上开始倾向于降低美元在美元储备中的地位。
人民币在贬值中逐步上位动摇美元霸权
G20之后,中国一搞刺激政策,全世界的资产都跟着涨,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这一点,在以往60年的历史中,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因此,以做空人民币来打击中国经济,是激活强势美元战略路径的,最重要的一关。指导微信:15172715934
开年第一波做空人民币战役,虽然美日进行了夹击式的配合,但仍然败给了中国央行,日本因此而被中国同行极度无视,上海G20会议,日本财相与央行行长,都没有得到中国同行的单独会见;也因为人民币兑美元下跌,引发了原油价格的大跌,原油价格大跌,又导致美国银行业坏账恐慌,以及石油美元抛售美国资产,从而引发美国股市大跌,致使第一波做空人民币的攻击失败了。
自进入21世纪以来,海外持有的美国债券规模和所占比重逐年增加,债券发行量占世界的32[%],令美国担忧的是,与美国相似的欧洲国家也基本是“债务依赖型国家”。根据IMF的数据库,世界外债发行数量最多的前10个国家,包括了美国、7个欧洲国家以及亚洲的日本和澳大利亚,这10个国家对外发行的债券占全球的83.8[%],而这其中欧元区各国债券市场加总后规模占到了全球的45[%],已经超过了美国32[%]左右的份额,无疑这是对美国债务依赖体系的最大挑战。
投资市场: 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不可避免的,并在一定条件下还带有某些规律性。因此,只能试图将风险减小到最低的程度,而不可能完全避免或消除。降低风险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要意识并认可风险的存在,积极的去面对、去寻找,才能够有效地控制风险,将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
不关注金融,永远不知道投资的魅力,笔者高盛点金主要专注国际经济,投资更需要顺应趋势同时对现货黄金白银、TD、期货外汇、股票等大宗商品有深入的研究。如果你做单不顺或投资经常资金缩水,那么你可以多关注本人。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上海黄金交易所投资等商务合作请加(薇.信:15172715934)(长按可以复制),投资有风险,操作需谨慎【解套,解锁,咨询,学习技巧,非诚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