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我国稀土初级产品产量和供应量达到世界总量的80%以上,近年来更占世界市场90[%]以上的份额,使我国拥有稀土生产规模和生产量世界第一、出口量第一、稀土消费量第一等多项“冠军”头衔。
最近,网络上流传中国稀土价格要涨价,日本等国企业就表示不满的消息。
这也能理解。稀土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且开发中环境影响较大,中国必然要规范稀土市场。而日本等国因此无法进口更多低廉的稀土自然会蹦起来。
但中国虽是世界主要稀土供给国,却长期面临缺乏话语权的尴尬。在不太久远的2014年3月,美国、日本、欧盟针对中国的稀土贸易诉讼案初步裁决中国败诉,中国须敞开大门向国外供应稀土。
按照西方惯用说法,稀土是一种发展高新技术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是从智能手机到*制导都离不开的“工业维生素”。然而过去多年,中国不仅价格低得犹如“黄金卖了土豆价”,还有巨大的环境成本需要付出。而当中国意识到问题严重开始限制稀土出口时,美日欧却表现出焦躁,接连说“不”。
2012年一份国务院白皮书显示,中国稀土资源储量仅为23[%]。目前,中国三分之二的稀土已经外流,而且都是极低的价格销往世界各国。据了解,前期美国封闭了境内最大的稀土矿,随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纷纷效仿关闭稀土矿。日本更是大量从中国进口稀土,堆积起来,已经足够其使用三四百年。同时为了耗空中国,在进口堆积之余,日本从中国进口稀土后出口给第三方。
国内的黑稀土也屡禁不止。所谓“黑稀土”,即未获得政府开采批准而违法采获的稀土产品。近年来,国内“黑稀土”猖獗不休。因生产的不透明,无法统计确切数据,社会真实库存亦无从得知。
澳大利亚工业矿物公司执行董事Dudley J Kingsnorth,此前在阿格斯国际稀土年会上表示,预计2015年中国“黑稀土”供应量将达4万-4.5万吨,正规供应量为10.5万吨。
正因为民间大肆开采“黑稀土”,市场中的流通量无法得到有力控制,产能过剩的局面始终无法改善,稀土价格仍不能止跌。严重制约了中国稀土产业的健康游戏发展和增加全球话语权。
为此,从2016年伊始,中国正在筹备组建的六大稀土集团。现在的问题是,即便中国重新规范了市场,但稀土话语权争夺战的天平似乎已经倾斜。
首先是,国外正在拓展新的稀土供给源。据报道,日本在太平洋上首次发现了储量巨大的稀土矿藏。而且,其储量甚至要比陆地所发现的稀土资源总量要多出千倍。新发现的资源基地将帮助日本完全摆脱对中国的依赖。要知道,在太平洋南鸟岛仅一个采矿平台的开采量就可以满足日本的年需求。这一数量是相当巨大的,因为日本进口着世界上50[%]的稀土原料。
对于稀土这种东西,我们不应该只停留在产业战略或者压根就没有产业战略,应该的是将此提到国家战略的层面。中国是稀土大国,更要掌握市场话语权。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对发展中的中国使用的是一种资源消耗战略,它已经让我们失去了太多太多。
过去的三十年,日本从中国大量进口稀土,堆积起来,已经足够其使用三四百年。同时为了耗空中国,在进口堆积之余,日本从中国进口稀土后出口给第三方,以此都成了世界上一个相当大的稀土出口国。中国稀土已经不能再等下去,否则20年内被耗光。
稀土可以说是上天赐予这么这片土地的宝物,值得我们珍惜。中国的稀土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第一,尤其是在军事领域拥有重要意义且相对短缺的中重稀土。我们经历了油价的一次又一次创历史新高,我们还遇到了铁矿石疯涨的尴尬。需要进口的东西受制于人,自己多的资源一定要利用起来,不要为了一点利益就贱卖,莫让悲剧重演。
笔者认为:人活着 就得为了点什么,但大多数人却是被动为了房子 妥协了人生。投资如战场,楼市、现货市场都是一样的!现货市场就是有经验的人获得更多金钱,有金钱的人获得更多经验的地方。本文由投资顾问佳人点金(微信JRDJ66)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中观点均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网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