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来说离岸货币是指存放在货币发行国境外银行的货币存款,例如,伦敦巴克莱银行吸收的人民币存款就是离岸人民币,新加坡某家银行吸收的英镑存款就是离岸英镑,港币存放在上海银行也是离岸港币。
我们把伦敦和新加坡这样的经营离岸货币借贷和交易的金融市场称为离岸金融中心。相对应,没有离岸的传统货币存款称为在岸货币,如纽约某银行的美元存款、伦敦某银行的英镑存款等,纽约的美元借贷市场、伦敦的英镑借贷市场称为在岸金融市场。
自由货币
离岸货币的经营活动游离于货币发行国境外,不受发行国的法律法规和监管的约束,离岸市场所在国往往对别国货币的本土经营也不加约束,所以,离岸货币是一种“自由货币”。
当前,人民币还不是完全可兑换货币,在法律上还不能行使世界货币职能,中国的金融系统不向境外银行提供人民币的清算服务,所以人民币的海外离岸市场尚未形成。
不过,国内金融机构可以吸收外币存款并可以发放外币贷款,上海和深圳还建立了用美元和港元计价交易的股票市场,国内可经营外汇业务的银行还向客户提供不涉及人民币的外汇兑换服务,即个人实盘外汇交易,俗称“外汇宝”业务,所以,可以说中国境内初步建立了其他货币的离岸市场。
离岸货币不等于境外现金
应该注意的是,在境外流通的本国现金货币不是离岸货币,离岸货币仅指境外的本币银行存款。这些年来,中国周边的国家和地区都有大量的人民币现金流通,仅香港一地人民币现金存量就超过300亿元。
其实离岸货币与境外现金有很大区别,境外本币现金流通是货币替代现象,不是货币离岸现象。人民币现金在香港流通表明人民币现金部分地替代港币在香港当地行使货币职能,这些现金仍是中国人民银行的直接负债,但它对国内的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影响不大,而且还可以为中国人民银行带来铸币税(发行货币的收益,一张100美元的钞票印刷成本也许只有一美元,但是却能购买100美元的商品,其中的99美元差价就是铸币税,是政府财政的重要来源。使用别国的货币,就是主动放弃了大量的财富。)收益;假设香港存在着人民币的离岸市场,则香港银行吸收人民币原始存款后,根据信用派生机制可以在海外银行系统形成更多的人民币派生存款,这些人民币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都是海外银行的直接负债,所以,离岸货币的铸币税收益归海外银行所有;而且,在香港的离岸人民币主要行使世界货币职能,其行使货币职能的领域往往不在香港。
此外,离岸货币市场具有*性,能对国内人民币利率和汇率波动产生重大影响。
现在,海外存在着局部的人民币替代当地货币现象,但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当然,只要国内金融体系为境外的银行提供人民币清算和现金回流服务,境外人民币现金可以方便地转化为离岸人民币。
笔者明逸论金(微信:ck86900)是金融投资分析师,从事金融行业多年,研究国际局势和热点事件。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多年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