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上周,一个大消息在市场中传开了,听说央行三日放水1100亿元,怎么回事呢?一起来看看……
3月20周一,央行向金融系统注入部分资金,从而避免了公众对银行存款承受风险的过度担心。
3月21周二,中国国内七天期回购基准利率上调至2015年四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3月22周三,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900亿元逆回购操作,7天、14天、28天品种分别为500亿元、200亿元和200亿元,中标利率分别为2.45[%]、2.60[%]和2.75[%]。
3月23周四,央行在公开市场进行100亿元7天、100亿元14天、100亿元28天期逆回购操作,当日有300亿元逆回购到期。
央行动用这么多亿到底干了什么?逆回购就是放水吗?字面意思就是买回来,可以理解为未来赎回,说明之前提供了抵押,就是借钱了,逆回购,意思反过来,就是现在主动借出资金,获得抵押放贷,未来收回本息,也就是大家俗称的“放水”。
央行终于“羞答答”地承认了放水,但是各大金融机构还是觉得短期资金面偏紧,金投网小编觉得接下来央妈还有可能加大资金投放力度,以平抑资金面的过度波动,避免出现系统性风险。
临近季末MPA考核,大行“捂钱惜借”的情况会增加,资金面持续紧张将不断抬高短期品种一级市场的发行价格,使得长期期品种承压,届时由于目前的交易品种过于集中,调整压力可能更大。
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这是一种典型的银行再融资游戏,在央行每天都搞逆回购的情况下,短期资金多意味着资金普遍便宜,加上天天有钱,银行可以把“短钱长用”,这样就容易去市场“加杠杆”。
如果继续放水,似乎没干什么,异常紧张的资金面,就自然缓解了,真是匪夷所思,但是不能流进房地产,还拿去炒房的就等着哭吧!
要知道,去年房价大涨,炒房团太嚣张了,连央行都看不下去了,今年央行目的要防止资金“脱实向虚”、“以钱炒钱”以及不合理的加杠杆行为,引导资金支持实体经济。
房价越涨,买房的人越多,钱从何而来?答案:银行!从2月开始,央行放水很紧,“不放钱”无异于“催还钱”,从调价到控量,央行这般积极,传递的可都是货币政策“紧能量”!
但是也不可能一直不放水,慢慢放,说到底,其实是因为市场太缺钱了,如果不放水可能出现“钱荒”,那样股市、债市、期货市场都可能受到连锁反应,可能引发金融风险,问题总需要解决,不能一拖再拖……
为啥央行放水,但也没见你手里多了一毛钱呢?原因在于钱不是流向你的手里,过剩的钱都去哪儿了?答案是落在了持有资产的人手里。
你了解了央行放水对个人财富的影响吗?所谓有钱,并不仅仅指钱多,是指你所拥有的钱占社会中全部钱的比重,比重多才是钱多,直接说钱的数量多少意义不大,就像日元/韩元一样,数额挺多,可购买力较低。
央行放水并不是像撒胡椒面一面雨露均摊,是有重点有层次的,一是看国家鼓励那些行业、哪些地区、甚至哪些群体,二是考虑到银行的风险把控要求,即有资产有还款能力的更易获得贷款。
所以央行放的水很大部分去了东南沿海区域、一二线城市、上市公司/央企/国企等大型企业、有钱人手里……而中西部地区、四五六线县城、贫困落后地区等是较难分流到央行放的水。
最近,央行推进多家银行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政策,也就是说,央行放水的同时也说了——不是什么样的牛奶都叫特仑苏。
相比于降息、降准这种粗放的喷泉式放水,再贷款是比较精致的“滴灌”式玩法,央行可以精确的控制很多变量。
笔者青凌财滙不仅是一位外汇金融分析师,同时解读世界经济要闻,剖析全球经济大趋势。本人认为投资体系包括:投资理念,投资心态,投资策略,以及资金风险管控和操作手法,思路。青凌本人主要专注于外汇现货贵金属投资,对黄金,白银,原油、沥青、天然气、股票等外汇大宗商品有深入的实战经验与操作技巧。如果你操作不顺投资经常资金缩水或者有兴趣却无从下手,那么你一定要关注添加本人。【薇信 cansq588 】(长按可以复制),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的独特分析视角,让你在这个行业中稳健获利。投资有风险,操作需谨慎【解套,解锁,咨询,学习技巧,非诚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