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任已經兩月有餘,各種大小政令不斷,但效果卻並不理想。在他上台之初不少美國人對他持有厚望,希望他真的能夠讓美國“再次強大”。然而現在,越來越多人發現他是一個糟糕的領袖。
盡管特朗普一直以來都飽受爭議,不被普遍歡迎,但過去人們對他的領導力評價頗高。11月大選剛結束時,56[%]的美國人認為他是一位優秀的領導人。而現在這一數字已經跌到40[%]了。
越來越多美國人對他感到失望,認為他無法真正實現他的承諾,也無法讓美國“重新強大”,其原因在於,特朗普並不具備在政壇中協商管理的能力,而且還放棄了原本競選時的立場,拋棄了支持他的藍領階層。
政壇門外漢終於露怯
盡管特朗普是個優秀的競選者,善於籠絡人心聚集人氣,但卻不是一個優秀的政壇領袖。盡管他對自己承諾的政策深信不疑,並決心要去實現它們,但他也無法成功,因為他並不知道如何如何管理協商。現在上任近兩個月,他已經暴露了作為政壇門外漢的不足。
里根總統曾說過,如果一個人不再在乎誰獲得榮譽,那麼他的潛能將無可限量。而很明顯,特朗普就忘記了這一句話。
特朗普是個成功的商人,卻不是個成功的政客。作為一個政壇門外漢,他不明白如何利用政策、管理、立法和外交的杠杆。
毫無疑問,特朗普在商業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他創建的特朗普商業帝國中,他是100[%]的皇帝,有100[%]的統治權,享有100[%]的榮譽。但是管理一個民主國家卻和管理公司
不同。民主就意味着妥協、取舍,意味着要和對手一同共享榮辱。而成功的政治家,懂得滿足他的支持者和潛在支持者的需求。
在華盛頓有個老笑話:美國參議院總是眾口難調,和參議院周旋就像要把貓趕到一起一樣困難。但是,現在特朗普卻以為只要動動嘴就能把貓趕到一起
特朗普的選民們曾以為,他能夠成為一位變革型的領導人,在華盛頓制定完備的改革計劃。相信他能用鐵拳管理共和黨,滿足選民們的需求。他們還以為特朗普能夠讓建制派共和黨提出優秀的方案來替代奧巴馬醫改,讓每個人都能真正享受到更低成本的醫保。他們以為特朗普會保障他們的社保、醫保和醫療補助。最重要的是,他們認為特朗普的民族主義政策能夠改革華盛頓。
然而事實是,這一切都沒有發生。
特朗普立場出現“發夾彎”
特朗普辜負了選民的期待,不只因為他政治管理能力不足,更因為他上台後立馬拋棄了原本的立場。原本在競選中他是藍領階層的代言人,總是痛斥精英階層,現在他卻不加掩飾地站在了精英的一方,他的政策都為精英謀取利益。
美國政府提出的關於美國人民的政策,全是由傳統共和黨人提出的,而非特朗普提出的。特朗普在競選中多次批評瑞安(PaulRyan)的政見,現在卻讓瑞安來控制他的議程。他在競選中攻擊高盛和精英們,然而現在卻又任用來自高盛等的華爾街精英和富豪們來制定經濟政策。
而這樣做的結果,就是他們提出的醫保提案和預算藍圖都對精英階層進行了大幅的減稅,而這部分減稅的負擔就轉嫁到了去年堅定支持特朗普的藍領階層們身上。這樣的醫保法案會摧毀美國所有處於困境中的家庭,剝奪2400萬貧苦人民的醫保。
而當他被問到“這樣的醫保法案是否是在欺騙他的支持者”時,他居然回答:“哦,我知道。”
特朗普贏得大選時,被認為是依靠了“被遺忘的群體”的力量。這些“被遺忘的群體”是在社會和媒體上影響力較小,但數量卻龐大的社會弱勢群體。特朗普曾對他們承諾:“我絕不會讓美國被遺忘的人們再繼續被遺忘。”然而現在,很明顯,特朗普已經忘記這一群體了。
所以他在明知道醫改會造成的結果的情況下,卻還依舊選擇了這樣的醫改法案。而這只是因為瑞安告訴他,他只有先進行醫改,才能再施行其他政策,例如重新興建美國基礎設施、重新恢複美國工作等。
當地時間周五(3月24日)下午(北京時間周六淩晨),美國眾議院將對醫改提案進行投票。目前預期投票結果不容預期,特朗普很可能為了贏得保守派的支持而做出讓步妥協。但他所做的妥協很可能會讓那些“被遺忘的群體”陷入更糟的境地。
筆者惜靈話金主要專注國際經濟,投資更需要順應趨勢同時對原油、天然氣、瀝青、白銀、股票等大宗商品有深入的研究,有自己的見解。如果你做單不順或投資經常資金縮水,那麼你可以多關注本人。金融領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斷,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的研究經驗,給大家幫助。投資等商務合作請加(薇.信jrpj888)(長按可以複制),投資有風險,操作需謹慎【解套,解鎖,咨詢,學習技巧,非誠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