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李嘉诚旗下四大旗舰公司:长和、长实地产、长江基建集团、电能实业相继发布2016年年度业绩报告:合计营收4712.3亿港元,同比下跌2.48[%]。合计净利润约684.76亿港元,同比增长约2[%]。
四大旗舰公司利润684.76亿 同比增长约13[%]
业绩公告数据显示, 除长实地产外,其余三家公司收入皆出现下滑。其中,公司体量最大的长和2016年营收3726.86亿港元,同比下跌6[%]。如果以营业地当地货币计算,营收下降2[%]。长和表示:2016年受全球不明朗的经济环境及政治环境的影响,主要汇率及商品价格变动令集团经营若干行业及所在地区面临困难。
下图是李嘉诚四大旗舰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表:
电能实业利润下降的原因包括:英国业务的递延税收抵免较少,2015年拨回拨备和开支;英镑表现疲弱导致以港币计算的英国业务业绩受到影响;以及来自港灯电力投资至溢利贡献减少。
四大旗舰公司市值约8900亿 长实地产重回2000亿
进入2017年以来,长和与长实地产股价反弹,年初至今市值增加约380亿港元和230亿港元,其中长实地产总市值已经超过2016年初的水平,重新回到2000亿上方。截至2017年3月23日收盘,李嘉诚四家公司总市值约8900亿港元,与2015年末的差距缩小至约411亿港元。
从2016年年初至今,四家公司除长实地产市值增加外,其余三家公司市值皆有所下跌。尤以长江基建市值下滑幅度最大,市值减少159.03亿港元,降幅达8.79[%]。长和市值减少264.41亿港元,同比下滑6.55[%]。另一家公司电能实业市值跌幅也超过6[%]。
下图是四家上市公司市值变化表:
十年变迁:来自香港的收入占比越来越少
在3月22日举行的长和全年业绩记者会上,李嘉诚表示,本来引以为傲的香港,现时GDP只是中国的2[%],应该想想怎样做得更好。他表示,自己是香港人,喜爱香港,在战后辛苦环境努力,一直做到向上。
值得注意的是,长和与长实的香港地区收入比重,相对于10年前的长江实业和和记黄埔整体上已经有所下降。
根据2007年财报显示,长江实业营业收入154.42亿港元,香港地区占比约81[%],公司其它市场主要是新加坡和内地,分别占营收总额的12[%]和7[%];和记黄埔2007年营业收入2187.26亿港元,其中香港地区占比约16[%],欧洲业务占比约44[%]。
而根据长实地产与长和发布的2016年业绩公告,长实地产2016年香港业务收入316.25亿港元,占比约46[%],较2007年的长江实业大幅下降。长和2016年香港业务收入291.78亿港元,占比11.23[%]。欧洲业务占比49.16[%],香港业务占比17.26[%]。对比和记黄埔,香港业务占比上升1.26个百分点,欧洲业务增长5.16个百分点。
下图是2007年长江实业、和记黄埔和2016年长和按地区收入构成图:
2015年1月9日,李嘉诚宣布将旗下的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进行重组,成立两家新的公司—长和和长实地产。同年6月3日,长实地产正式以介绍形式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标志着李嘉诚旗下的长和系世纪重组完成。
笔者青凌财滙不仅是一位外汇金融分析师,同时解读世界经济要闻,剖析全球经济大趋势。本人认为投资体系包括:投资理念,投资心态,投资策略,以及资金风险管控和操作手法,思路。青凌本人主要专注于外汇现货贵金属投资,对黄金,白银,原油、沥青、天然气、股票等外汇大宗商品有深入的实战经验与操作技巧。如果你操作不顺投资经常资金缩水或者有兴趣却无从下手,那么你一定要关注添加本人。【薇信 cansq588 】(长按可以复制),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的独特分析视角,让你在这个行业中稳健获利。投资有风险,操作需谨慎【解套,解锁,咨询,学习技巧,非诚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