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欧佩克减产协议?每逢油价有走软之势时,这个话题就会一次次被石油输出国提起,但在市场上激起的波澜一次比一次轻微。为什么?因为全球经济增长势头萎靡不振,能源需求增长动能不足,老老实实履行减产协议者更有可能为人作嫁,维持了相对较高的油价,却让替代者夺占了自己的市场份额。
替代者首先是减产协议的其它签约国。是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11个非欧佩克产油国去年年末达成合计日均减产约180万桶的协议之后,各主要石油出口国的部长们纷纷声称他们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大肆宣扬历史上从未有过这么多产油国为了一项共同事业而如此努力,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也对此作出了明显的反应:2016年一季度,国际市场原油平均现价从2015年四季度的42.2美元/桶进一步下跌至32.7美元/桶,2016年二、三、四季度依次为44.8美元、44.7美元、49.1美元;其中,2016年12月,国际市场原油平均现价从上月的45.3美元/桶上升至52.6美元/桶,2017年1月进一步上涨至53.6美元/桶。
然而,根据国际能源署(IEA)2016年12月13日发布的月度报告,在签署减产协议前夕的2016年11月份,石油输出国组织原油产量攀上3420万桶的创纪录高峰,比10月份的日产量高30万桶,其中沙特11月份原油日产量创造1063万桶的纪录,比10月份增长7万桶。
在2017年1月21日-22日举行的维也纳大会上,主要石油输出国已经成立了部长级减产监督委员会,由科威特、委内瑞拉、阿尔及利亚3个欧佩克成员国和俄罗斯、阿曼两个非欧佩克产油国组成,其职责是评估协议遵守情况。可是实际效果如何,未可轻言乐观。
第二大替代者是没有签署减产协议的石油生产和输出国,去年的欧佩克减产协议本来就被他们视为扩大生产和出口良机,倘若延长减产协议,对他们无异于双倍的良机,加拿大和美国“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劲头更是热火朝天。
欧佩克成员国签署减产协议之前一天(2016年11月29日),世界第六大石油生产国加拿大一次批准两大输油管道项目,即美国金德尔-摩根公司将跨山输油管道项目(将阿尔伯塔省油砂原油输往太平洋沿岸)产能扩大两倍至日均89万桶,以及输往美国的恩布里奇公司三号管线,加拿大石油出口能力将由此提升日均近百万桶。
随着去年国际市场油价强力反弹,美国页岩油生产以惊人的速度恢复,在国际市场原油平均现价回升至49.1美元/桶的第四季度,其回升格外迅猛,不到半年时间里,美国本土原油日产量增长超过60万桶。现在,美国原油钻机总数已从2016年5月27日的低点(316台)大幅回升至617台;3月10日当周,美国原油日产量时隔13个月后回升至910万桶之上(910.9万桶),美国能源信息署(EIA)预计今年美国原油日产量还要再增加30万桶。
何况这回特朗普上台,宣布将大幅度放松、取消对国内油气开发的一系列束缚,一贯主张开放联邦土地和水域用于化石燃料开发的蒙大拿州共和党联邦众议员瑞安·金克(Ryan Zinke)已经出任内政部长,特朗普政府提出的第一份财政预算将美国环保署预算一举削减31[%]之多,刚刚在德国巴登-巴登闭幕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公报也删除了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的内容,美国油气生产的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国际市场竞争力有望进一步增强,产能也有望进一步扩张。
鉴于上述因素,2017年全球石油总产量多半会高于2016年。特别是2016年中通航的新巴拿马运河正在改变全球需求最强劲的东亚能源市场供应格局,美国、委内瑞拉、巴西盐下层油气已经能够以有竞争力的运输成本闯进这个市场,美国通过新巴拿马运河出口的第一船液化天然气就是输往广东……对于减产协议签约国而言,这意味着什么,可想而知。
第三大替代者是煤炭、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油价过高曾经是煤炭、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发展的最强调动力,油价暴跌、温室气体减排、中国政府这两年严厉的煤炭限产措施一度遏制、重创了上述非石油能源的发展。但现在煤炭被替代趋势逆转,天然气替代石油趋势重启,非化石能源成本已经大幅度降低,还将削弱石油需求增长的动力。今年是欧佩克减产协议执行之年,也是中国煤炭生产止跌回升之年,还将是美国给其煤炭产业松绑之年;在这种情况下,延长减产协议,对煤炭、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产业当属利好。
关注时事要闻,洞察经济态势,更多原油,天然气,金银等贵金属投资交流关注本人微信公众号:WLBJ168, 选择大于努力,成功不是偶然!微信:WLBJ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