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5年7月,便已经有新三板企业开始递交IPO材料。但星星点点的拟IPO企业没有引起市场的足够关注。
但经历过失望的2016年,尤其是创新层差异化制度供给迟迟未能*的情况下,在IPO提速的监管消息刺激下,新三板企业,尤其是优质企业开始将选择押注到更高一级的资本市场,即选择IPO.
拟IPO企业的名单中不乏新三板耳熟能详的企业,如古城香业(830837),新产业(830838)等,而今年年初哇棒传媒(430346),上陵牧业(430505)等新三板优质企业也相继进入辅导期。此外,新三板大数据电商营销龙头亿玛在线也将考虑IPO.
优质企业流失加速
截至3月21日,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新三板已有324家挂牌企业已正在实施IPO转板事项,占挂牌企业总数的3.0[%]。其中有86家企业已经向证监会申报了IPO上市材料并获受理,24家公司处于IPO审核反馈阶段,33家企业进入预先披露更新阶段,1家企业已经过会待发。
事实上,IPO的新三板企业普遍质量不错。(由于年报披露尚未截至,因此采用了半年报的数据)根据东方财富的数据显示,目前拟IPO企业2016年上半年的平均利润为2581万元,营业收入均值为2.89亿。
以最新有IPO打算的亿玛在线为例,其2016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3.4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72[%],而实现净利润189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1.09[%]。
优质企业逐渐流失让一些耕耘新三板的投资者和投资机构颇感担心。观智资本执行合伙人姜玉蕴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好企业流失对市场的影响不言而喻,这是一种恶性循环,越多好企业流失,投资者和投资机构就更无从下手,流动性和市场活跃性就更不会有起色。去年很多机构都没有再投出去,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优质标的太少了。”
白虹软件(430178)近日发布有关拟IPO事项的公告后,沪上一位私募人士也感叹到:“我对这家公司有过持续跟踪,质地非常不错,但现在它提出这个议案,是对新三板失去信心。”
该人士进一步表示,新三板一定要让市场看到曙光和希望,否则好的公司将会持续的离开新三板,新三板将受影响。
此外,优质企业IPO的选择也影响了目前并购重组标的池。
21世纪新三板研究院在此前发布的《2016年并购重组报告》中便判断,2017年新三板市场定位预备被逐渐明确之后,2017年上市公司全资收购新三板公司的情况或将减少,而一些优质新三板企业或将拒绝上市公司收购的请求,通过IPO的方式独立自主登陆A股。
制度供给慢于IPO提速
毫无疑问,新三板优质企业流失的最大原因便来自于IPO提速的情况下新三板市场制度供给缓慢。
但2015年11月,IPO因股市剧烈波动短暂闭闸又再次开闸之时,没有人料到会对新三板市场造成如此直接的影响。随着IPO开闸以及近期监管层一再强化的IPO常态化,企业开始动摇了。
“目前新三板优质企业面临的最大矛盾便是IPO提速与新三板市场制度供给,很多企业在以前对新三板都是有信心的,但承诺的政策迟迟不*,企业对全国股转系统的信心逐渐在消失。”中金公司一位投行部人士讲到。
“实际上,和当年很多企业选择新三板一样,企业用脚投票。”一位国泰君安承做新三板业务的人士表示。
2013年的IPO“堰塞湖”给了新三板一次大好机会,从这两年来看,很多当时由申请IPO转投新三板的企业,在新三板上受益匪浅,无论是股权分散度,还是融资,都实现了目标,而这些企业良好的示范效应也让越来越多的企业憧憬挂牌新三板。
但由热转冷的新三板市场,以及未能在预期时间内兑现的政策,让一些新三板企业有了“异心”。
但就记者了解的情况来看,很多新三板企业依旧对新三板抱有希望,或者说是仍旧在观望新三板目前还能提供什么样有利于企业的政策。
一家沪上曾经考虑过战略产业新兴板的企业负责人便告诉记者,“以我们目前的情况来看,应该能够进入新三板集合竞价或是分层中最优质企业那个板块,我们的做市商数量也不少,因此我们对新三板还是抱有一定信心。”
但是该负责人也表示,如果到今年底新三板预期的利好政策依旧未能兑现,将考虑其他方案。他讲到:“在IPO提速的大环境下,留给企业选择时间也不多了,今年年底必须做出选择。”
亿玛在线CFO兼董事会秘书张荣表示:“公司登陆资本市场的宗旨是根据自身实力取得资本杠杆加速主业发展,实现企业合理和稳定的估值。所以,我们必然会视情况作出对公司发展最有利的选择,不管是期待加入可能的新三板‘精选层’,还是实现登陆A股,二者也不矛盾。”
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投资市场正如一叶茶香,心无岬角,内心笃定,方能守得云开见月明。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要看他有谁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要看他有谁相伴。
时机的把握+资金的管理+情绪的控制。
文/古风论金详情请咨询笔者微信:gflj78755 qq 3092297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