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线形态分析之下降楔形
下降楔形是出现在上升价格顶部的一种常见形态。下降楔形形态是个整理形态,一般出现在长期升势的中途,指价格经过一段大幅上升后,出现强烈的技术性回抽,价格从高点回落,跌至某一低点即掉头回升,但回升高点较前次为低,随后的回落创出新低点,即比上次回落低点低,形成后浪低于前浪之势,把短期高点和短期低点分别相连,形成两条同时向下倾斜的直线,组成了一个下倾的楔形。
下降楔形形态要点:
1、下降楔形往上突破必须成交量的配合,而数在完成突破之后,常会有回测楔形的下降压力线的走势。
2、两线延长所形成的交叉点,往往是未来指数的支撑点。
3、下降楔形若在头部与底端的三分之二处向上突破时,型态的有效性会愈高,一般来说楔形整理时间越长后市涨幅越高。
4、下降楔形形态形成过程成交量不断减少,向上突破压力线时则要放量。
下降楔形操作策略:
下降楔形是诱空陷阱,是一个买进信号,为了安全,可以在突破压力线后,小幅加高再创新高时买进。
k线形态分析之上升楔形
一般把在跌势中出现的向上倾斜的楔形称作上升楔形。它具有看跌的意味。当我们在一个持续了较长时间的上升趋势之中发现了上升楔形时,同样具有看跌的意义,这常常是市场见顶的表现;同样,如果在市场的底部出现了下降楔形,那么市场反转向上的时间就不会太久;
上升楔形形态出现在下跌趋势中,在上升楔形态中,反弹高点的连线和下跌低点的连线相交于右上方,其形状构成一个向上倾斜的楔形,但最终价格或指数跌破支撑线向下滑落,上升楔形态完成。
上升楔形形态要点:
1、通常上升楔形形态形成的时间较长,可延至三至六个月的时间;
2、上升楔形两线延长所形成的交叉点,往往是未来价格或指数的压力点;
3、上升楔形型态在底部与顶端的三分之二处向下突破时,该型态的破坏力愈强;
4、上升楔形形态形成过程成交量不断减少,呈现价升量减的反弹特征,为诱多陷阱。
上升楔形操作策略:
当价格或者指数向下突破确立后,可采取卖出策略,预计未来指数(价格)最少会跌回楔形的底部。如果前期的涨幅较大,当跌破下边支撑线时要果断出局。
K线图组合常见见底信号详解
K线图基础知识中,会不会分辨见底信号异常重要,那么如何通过K线图组合分辨价格是否见底?下面韦凡老师为您介绍。
插入线、抱线和利好刺激线是三种K线组合是最常见的经典见底形态。但这三种K线组合见底信号的明确程度不同,见底信号最弱的是插入线,最强的是利好刺激线;
1、插入线。
价格低开之后没有继续向下,而是出现了明显的反弹走势,但是反弹力度并没有超过昨日阴线的开盘位置,相当于右边的阳线插入到左边的阴线里面去,这种形态称为插入线。经典的插入线必须要满足下面的条件,就是阳线攻击的力度要大,最起码要达到昨日阴线的一半或其以上。
2、抱线。
抱线是插入线的演化,右边的反弹阳线超过昨日阴线的开盘位置,就形成了抱线。右边阳线实体超过了左边阴线的开盘位置,说明多方的攻击力量非常大,它的见底信号要远强于插入线,这是必须要了解的k线图基础知识。
3、利好刺激线。
价格经过长时间的下跌后,突然出现了一根下跌阴线,就在大多数人认为后市还会继续下跌时,次日股价在利好的刺激下突然高开高走,并且还超过了昨日阴线的开盘价位置,这就是见底信号非常明确的利好刺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