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蛮人要逼走董明珠?那些被收购后发展差的企业
在李经纬接手后大放异彩,1997年健力宝销售额突破50亿大关,独霸国内饮料市场,把外资品牌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打得满地找牙。轩尼诗控股文君酒文君酒作为老牌酒企曾被视为与“川酒六朵金花”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郎酒、沱牌舍得、水井坊比肩。
这段时间,董明珠和格力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
前脚董明珠被赶出格力集团董事会,后脚就爆出刚把万科搞残的野蛮人姚振华,已经通过旗下前海人寿狂买格力电器近1.9亿股,一举成为第三大股东。如今,前海人寿持股已增至4.13[%],离5[%]的举牌线已经不远了!
就在前几天,曾经的饮料龙头品牌健力宝再遭贱卖,统一集团为此获利2.5倍,当年红遍大江南北的“东方魔水”成为了随意丢弃的孤儿,令人感慨唏嘘。
同样是民族品牌,如今的格力面临健力宝当年的困境。两则新闻不禁让人忧虑,格力会步健力宝后尘吗?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那些年被收购后一蹶不振的民族品牌:
辉煌健力宝
健力宝前身为广东三水县酒厂,本是个不起眼的地方小企业。在李经纬接手后大放异彩,1997年健力宝销售额突破50亿大关,独霸国内饮料市场,把外资品牌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打得满地找牙。
而健力宝成了三水市最大纳税户,一家公司贡献了全市一半的财政收入。
悲情李经纬
但是此后李经纬和三水政府发生分歧,健力宝的股份改革和上市计划搁浅,李经纬4.5亿回购健力宝产权也被拒绝。此后创始人李经纬被不断边缘化,最终被一个叫张海的气功大师兼资本运作高手趁虚而入,3.38亿低价买入!
而健力宝在门外汉张海手下一塌糊涂,销售雪崩,债台高筑。04年张海被股东联手逐出健力宝,奄奄一息的健力宝几经周折,最终落入统一手中。
乐百氏被“边缘化”16年
2000年3月,达能集团一举收购乐百氏92[%]股权,成为其最大股东。彼时乐百氏被誉为“全国乳酸奶第一品牌”,已成为中国饮料行业成长迅速的企业之一。然而收购近16年来,乐百氏在达能手中却并未做大做强,反而迅速萎缩。
资料显示,作为食品饮料行业为数不多的“驰名商标”,乐百氏旗下曾拥有丰富的产品线,如乐百氏奶、AD钙奶、乐百氏纯净水等。然而,近年来达能不断剥离乐百氏旗下业务板块,使乐百氏只剩下饮用水这一业务,其在国内饮用水市场的份额也不断下滑。
“当年达能收购乐百氏,就是为了抑制乐百氏的发展,保它的‘益力’矿泉水。”朱丹蓬认为,自收购以来,达能对乐百氏的态度是“能涨就涨,不能涨的话益力也能少一个竞争对手。但乐百氏衰落了,益力却没发展起来,达能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百事-北冰洋合资公司倒闭
上世纪80年代一统北京饮料市场的“北冰洋汽水”在1994年与百事可乐合资成立了百事-北冰洋饮料有限公司。资料显示,百事陆续将旗下诸多碳酸饮料成功打入中国市场,但风靡了半个多世纪的“北冰洋白熊”却遭到雪藏,直至停产。1998年,百事-北冰洋公司因长期亏损等原因被注销。
2007年,中方和百事公司艰难交涉,要求收回“北冰洋”。最终,这场谈判以“4年内不以北冰洋品牌生产任何碳酸饮料产品”为条件,使得北冰洋品牌经营权再次回到国人手中。
帝亚吉欧收购水井坊
自2006年起,国际酒业巨头帝亚吉欧先后斥资5.7亿元、2.33亿英镑收购全兴集团股份,成为水井坊的实际控制人。然而,伴随我国白酒行业进入低迷期、高端白酒销售受挫,水井坊“洋高管”的“水土不服”逐渐凸显。水井坊国内销售业绩不佳,原本被寄予厚望的国际市场也发展迟缓。
轩尼诗控股文君酒
文君酒作为老牌酒企曾被视为与“川酒六朵金花”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郎酒、沱牌舍得、水井坊比肩。2007年,轩尼诗出资近亿元收购文君酒55[%]的控股权,然而其高端路线却导致文君酒品牌被逐渐边缘化。
据了解,目前文君酒的产能为2000吨,而五粮液、泸州老窖的产能已突破数十万吨。分析认为,收购导致文君酒业绩下滑,原因在于轩尼诗作为洋酒巨头,不仅与文君酒在产品方面相差较远,而且两者在渠道、市场营销方面也无法产生协同。
“大宝”外嫁遇尴尬
“大宝明天见!”“大宝啊,天天见!”大宝,这个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护肤品品牌,已经伴随我们走过了20多年。
1998年,大宝产品首次位列国内同类产品销量第一。1999年,大宝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其美容日霜、美容晚霜通过了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认证。随着国内市场细分和国际大牌护肤品抢滩定位中低端市场,曾经风靡一时的大宝渐现疲态。2008年,强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23亿元高价收购大宝。
外嫁以来,强生在大宝产品线上做出了更新和优化,并在产品包装和市场营销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微调。但时至今日,大宝的市场情况并没有发生巨大的变化。
有专家认为,强生对大宝所持的态度是一种边缘化处理,并未对其最关键的品牌形象进行重新塑造。
前途未卜的大宝是众多本土品牌外嫁后处境尴尬的一个缩影。汇源、双汇、苏泊尔、南孚、丁家宜等被外资收购的本土知名品牌,都是如此。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虽是你情我愿的商业行为,外资打的却是自己的算盘。有的是为了消灭竞争对手,收购后立即将本土品牌打入冷宫。比如曾经凝聚“民族力量”的中国电池生产业巨头南孚电池,被摩根士丹利收购后转卖给南孚曾经的手下败将美国吉列,随后即退出海外市场,一半生产能力被闲置。对于吉列来说,最大的竞争对手消失了,而且还得到了一家年利润8000万美元、拥有300多万个销售点的电池生产企业,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大半个中国市场。
有的则是为了利用国产品牌成熟的渠道,或是补充自身品类、完善品牌结构。比如强生收购大宝就是看重了大宝的渠道资源,同时也将其视为低端成人化妆品市场这一生产线的补充。
本土品牌,不管是像猪一样卖,还是像女儿一样嫁,并购后的状况都并不乐观。有专家甚至断言:“更多的国产品牌在被"利用"后就会淡出人们的视野”
最后借用释迦牟尼的一句话:“伸手需要一瞬间,牵手却要很多年,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我每写一篇文章,也是希望能遇到有缘人,我能帮助到他。佛度有缘人,我带有心人!
福禄财神(微信:flcs55) 简介:上海黄金交易所高级分析师,混过名校,厮杀于股市和期货、大宗商品市场多年,现专注于黄金T+D、白银T+D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