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世界银行近日发布预测,日本经济2017年将增长0.9[%],相比2016年的1.0[%]有所减速。消费税率推迟上调及经济刺激措施的效果值得期待,但人口减少和老龄化将拖累经济增长。2016年日本经济原地踏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去年8月公布的日本经济年度审查报告称,经济增长、整顿财政、物价上涨的目标都没有如期实现,推迟消费税增税等政策不明朗情况加剧。报告认为,日本政府的经济刺激政策——“安倍经济学”正面临拐点,迫切需要改良。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货币政策——
量化宽松效应递减
自2013年开始实施的超级宽松货币政策效应,从去年开始逐渐触顶。
受全球经济减速及英国脱欧等因素影响,日元避险货币属性再次显现,去年大部分时间被动升值,将“安倍经济学”最大成果消耗大半。
日本央行在去年年初推出负利率政策,将宽松手段由数量转向利率。去年9月再出新政,通过无限量购买国债,将长期利率目标控制在0[%]左右。但由于对未来通胀信心不足,除住宅贷款等个别领域贷款有所增加,企业设备投资和个人消费仍趋于谨慎,政策陷入“流动性陷阱”。
日本央行迅速膨胀的资产购买计划,破坏了市场的定价功能。截至2016年9月的统计,日本央行持有的国债余额已突破400万亿日元,占发行余额约38[%];持有的ETF股票基金突破市场总量的55[%],成为日经225指数2/3企业的前十大股东,是日本国债和股票最大持有人。
货币政策效应递减的另一个例证是,日本央行于去年11月第五次推迟2[%]通胀目标实现时间至2018年。2016年3月以来,日本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核心CPI同比增长均由正转负,且通缩程度加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7年日本通胀预期值为0.49[%],通缩压力边际改善依然有限。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财政刺激——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在货币政策效果渐失的情况下,日本政府加大了财政刺激力度。去年8月,推出总额28万亿日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包括修建磁悬浮中央新干线延伸段等大型基建项目。尽管对经济的拉动效果仍待观察,却给日本高筑的债台再添新砖。
由于日元升值挤压日本企业出口盈利,2016财年日本税收收入较最初预期缩水1.9万亿日元,基础财政收支5年来首次恶化,日本政府不得已时隔7年中途追加发行国债,填补财政缺口。
据日本财务省数据,截至2016年9月底,包括国债、借款和政府短期证券在内的国家债务余额达1062万亿日元,相当于日本国民人均负债约837万日元,再创新高。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多次表示,将坚持到2020年中央与地方基础财政收支实现盈余的目标。但根据内阁府的估算,即使以经济较快增长为前提,2020年也会出现5.5万亿日元的财政赤字。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认为,日本财政“负有巨额公债,没有可能持续”。日本政府提出的2020年度实现国家和地方基础财政收支盈余的目标“无望达成”。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结构改革——
传统禁区难以打破
比起巨额财政刺激,日本更需要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公益财团法人“日本生产性总部”近日公布的一项报告称,日本每小时的劳动生产率在35个国家中排名第二十位,在七国集团(G7)中排在最后。日本*业生产率是美国的约70[%],服务业则约为50[%]。
JP摩根经济调查部部长菅野雅明告诉本报记者,要提高日本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就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供给侧改革、放松管制是关键。
劳动生产率较低的服务业是日本劳动人口唯一增长的产业,恰恰是对外开放限制最严格的领域。比如在全世界迅速成长的优步打车等共享经济模式,在日本仍是禁区。
菅野雅明认为,日本的结构改革也出现了一些亮点。比如女性和高龄就业者比例这三年提高很快,特别是女性就业比例超过50[%],高于经合组织国家的平均水平,这对填补少子老龄化带来的劳动人口减少有所帮助。今后,日本劳动力市场的改革重点是打破“年功序列”和“雇佣终身”,让企业可以根据经营实际需要确定岗位和员工报酬。在社会保障上,要从优待老年人向扶持年轻人转变。
黄金外汇美原油投资选读(专为投资者讲述)
笔者华尔街归来分析师,毕业于世界三大商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在五大金融集团-摩根大通从业学习六年!主要专注于现货外汇期货贵金属投资,对黄金,白银,原油、沥青、天然气、等外汇大宗商品有深入的实战经验与操作技巧。如果你操作不顺投资经常资金缩水或者有兴趣却无从下手,那么你一定要关注添加本人。【 微信:cansq588 】(长按可以复制),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的独特分析视角,让你在这个行业中稳健获利。【解套,解锁,咨询,学习技巧,非诚勿扰】
我常跟投资者说:做投资,学习第一,赚钱第二,这样的投资才是有价值的。你必须要有自己的判断,长期的知识的积累,你才可以不永远依附着,才能在投资路上走得更远。否则做单起来就非常的麻木,根本不知道为什么做多或者做空。懂得技术分析,在逆势震荡行情就能不慌不乱,把握该有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