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当地分析人士称,目前中国产品在韩国的影响力正与日俱增,2016年中国对韩国出口总额达到869.8亿美元,同时中国也是韩国最大出口目的地。一直以来半导体、无限通信设备和计算机是中国对韩国出口的领导性产品,不过中国*商凭借价格优势和日渐提升的产品质量正进军韩国家用电器和汽车市场,同时在食品和消费品领域的市场份额也在急速提升。
在食品领域,青岛啤酒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在今年头两个月,青岛啤酒就成为韩国国内一家知名连锁店第一大进口品牌,成为韩国最畅销的进口啤酒品牌,超过了去年最畅销的荷兰喜力啤酒。而青岛啤酒的畅销,要归功于中国菜在韩国逐渐流行,其中包括烤羊肉串,这种美食之前只有在当地的唐人街有售,现在中国餐馆迅速扩张,让更多的韩国人爱上中国美食,喝着中国啤酒吃着羊肉串替代了喝着啤酒吃着炸鸡。同时,作为“泡菜国度”,韩国每年泡菜消耗量约160万吨,其中99.39[%]来自中国,韩国2016年的泡菜进口同比增长了7.3[%],创下了1.215亿美元的历史新高。
在以前,中国电子产品总被贴上“廉价”“低劣”的标签,现在中国品牌正大举进军韩国低端电子市场,家用电器乃至汽车市场。比如小米手机以其超高的性价比,深得韩国消费者的喜爱,其设计和质量吸引了大量韩国客户,当然还有华为手机,也在韩国“大行其道”,大大的压缩了韩国本土品牌三星的市场份额。
还有联想电脑,TCL电视,海尔的家用电器,也都成为韩国的畅销品牌,比如TCL液晶显示电视机,要比韩国同等规格的产品价格低30[%],而美的的3.2公斤洗衣机价格仅为韩国品牌的三分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业持续快速增长,但是支撑发展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难以满足人们对产品的品质改善和生活质量提升的期望。
我国*业创新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创新的短板和弊端。从扶持政策上看,鼓励企业创新的政策在实际执行中还存在落实不到位的问题,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门槛高,*业企业受惠面还偏小,企业研发的投入加计扣除执行过程中难度较大、程序繁琐。
从激励机制上,充分调动创新人才积极性的制度环境还有待完善,有利于人才、信息、风险资本等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的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从服务体系看,支撑企业开发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数量还不多,能力还不强,大型科研设备和创新资源开放共享的程度还不够。
从社会环境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还没有形成,产业工人的社会地位和收入都处在较低的水平,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明显地弱化。
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通过制度和政策的改进来逐步解决。
受本国市场规模限制,韩国企业主要靠出口和海外扩张来生存,不过随着“中国*”的崛起,传统的消费品品牌强国,像日本,韩国企业的国际市场正被中国品牌蚕食,中国品牌不仅在这两个国家,在世界范围内都提升着影响力,终有一天,那些让他们引以为傲的品牌,都会在“中国*”面前低下头。不关注金融,你将会被这个世界抛弃,因为你赚钱的速度很难赶上印钞的速度!获取更多财经资讯可搜索关注笔者。
本文由惜灵话金(微信jrpj888)上海黄金交易所(由国务院批准,国内唯一允许做黄金白银交易的平台)分析师团队独家策划,转载请注明出处。以上内容供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套单锁单操作不理想可与本人沟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