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再次加息,这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联储的第三次加息。此次加息时点的选择,巧合地发生在我国“两会”结束后。美联储此次25个基点的加息,从市场反映来看是相对温和的,并未引发全球汇率市场的大幅波动,相反在议息声明后,美元却加速走软,美元指数跌至近一月低位。
美联储加息如约而至,且预期年内仍有两次加息,这只落地且又将被不断举起的靴子,会否在当前波诡云谲的国际经济棋局中踏出一个吸取资金的“黑洞”?会否对中国经济形成巨大冲击?就中国而言,笔者认为,美联储持续加息预期虽非“纸老虎”,然亦无“黑洞”般巨大吸金能量。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整体而言,美联储的此轮始于2015年12月份的加息,可概括为三部曲:第一,“酝酿阶段”。自2013年底开始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是美国经济从2008年金融危机中逐渐复苏的体现,亦拉开了其货币政策常态化的序幕,直到2014年9月随着经济数据的逐渐向好正式进入加息通道。第二,“试探阶段”。2015年12月实现了第一次加息,加息25个基点。到2016年12月,其间每次议息会议,均在对下一阶段将会加息进行“预期引导”。其主要原因,还在于经济虽然有复苏态势,然并不足以支撑连续的加息,但又不得不用“鹰派”的发言来掩盖这一事实,并在不断的试探中等待真正的加息时机。第三,“加息常态化”阶段。2017年3月,美联储再次宣布加息25个基点,且从美联储官员的利率预测点阵图看,预期年内还有两次加息,未来三年共有9次加息的可能。
美联储又加息了。这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第三次加息。与第一次和第二次加息间隔了一年相比,这次加息与上次间隔了只有90天。而且,美联储今年还将进行两次乃至更多次加息。频繁的加息符合美国利益,也意味着美国正在彻底告别宽松政策,这可能对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冲击。
必须看到,美联储现在能加息,就在于美国经济正强势归来——GDP持续增长,失业率低到不足5[%]。美国终于又和中国一起,成为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动机。同时,美国通胀预期在加大,股指在狂飙,加息有其内在迫切性。
美联储加息,是美国的国内事务不假,但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特殊属性,决定了美国加息不可低估的外溢影响。而且,更多是负面影响。
对一些国家而言,美国经济糟糕,苦;美国经济好转,有时更苦!因为第二轮剪羊毛,轻则资本外逃、经济失血,重则面临全面的政治和经济危机。自2015年末美联储开始加息以来,已有多国货币出现崩盘。美元走强,还将加剧大宗商品的疲软,让一些资源输出型国家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可以说,虽然这三轮加息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次数也不同,但有一个类似的结果,就是加息加剧了新兴经济体的资本外流,最后导致区域乃至全球的金融危机。
事实上,在上一轮加息周期,频密的加息戳破了美国的房地产泡沫,次贷危机随之爆发,并进而让美国陷入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不可否认,美国利率政策防范了诸多美国国内危机的爆发;但也不可否认,美国自私的利率政策引发了不少其他国家的经济危机。
当然,其他国家的危机,美联储加息只是诱因,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这些国家的治理能力。当美联储热钱肆虐时,这些国家欣然接受,也缺乏改革的动力;待到美元紧缩,资本外逃,一切现出原形。正如巴菲特所警告的:“只有在退潮的时候,你才能看到谁在裸泳。”
从未来看,随着美国经济的持续向好,美联储加息的节奏会越来越快,加息的外溢效应更不容忽视。别忘了,尼克松时代的美国财长康纳利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麻烦。”
不过,笔者同时也认为,国际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包括欧洲等地的政治经济格局变动,以及特朗普政策的实施力度及效果依然存在一定不确定性,这些都可能成为掣肘美联储加息进程的因素。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美联储加息对中国资金的“黑洞”效应有限
既然美联储加息有“常态化”预期,在全球货币环境依旧宽松,各主要经济体采用低利率政策的大环境下,美元势必有走强的动力,美国市场将对他国资金形成“黑洞”般的吸金效应,对一些金融市场开放性较高而自身经济体量较小稳定性不足的新兴经济体而言,其冲击尤甚。因此,美联储持续加息带来的影响,也绝非是“纸老虎”。
在货币政策方面,“两会”中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这表明相较于此前货币政策的调控更多会配合中国经济增长的节奏,转向与强调财政战略与结构性改革。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表明,短期货币政策方面可能为应对美联储加息的冲击而结构性加息,比如3月16日,央行宣布分别上调7天、14天、28天逆回购利率10个BP,分别至2.45[%]、2.6[%]和2.75[%];分别上调6个月及1年期MLF利率10个BP至3.05[%]和3.2[%]。叠加2月份的利率上调政策,上调幅度基本对冲了美联储加息幅度的影响。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利好出口,但政策应转向促进“内生增长”
前文讲到,美联储加息会对全球资金形成如同“黑洞”般的吸力,其一个重要因素在于一旦美元持续走强,则资金购买“黄金”等贵金属类大宗商品的避险需求会下降,尤其是下半年持续加息之后,美国国债收益率实际收益率上扬,则黄金会持续承压。但若欧盟内部成员国掀起脱欧潮,各地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等因素升温,则又会增加对贵金属类大宗商品的需求。多空拉锯之下贵金属价格将呈现震荡波动状态。
笔者凯胜解盘主要专注国际经济,投资更需要顺应趋势同时对原油、黄金、白银、天然气、外汇等大宗商品有深入的研究,有自己的见解。如果你做单不顺或投资经常资金缩水,那么你可以多关注本人。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投资等商务合作请加(薇.信ksjp888)(长按可以复制),投资有风险,操作需谨慎【解套,解锁,咨询,学习技巧,非诚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