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中國央行抓住美聯儲加息後的“黃金8小時”雷霆出擊。
在中國金融市場開盤前幾分鍾,央行全線上調公開市場逆回購中標利率及MLF操作利率。
央行出手後,200億元的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從此前的2.35[%]上揚至2.45[%];200億元的14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則由之前的2.5[%]上調至2.6[%];400億元的28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也從此前的2.65[%]攀升至2.75[%]。
在央行3030億元MLF操作中,6個月期MLF操作利率3.05[%],較前次上調10個基點。1年期MLF操作利率3.20[%],較前次上調10個基點。
早間的“硝煙”還未散去,午後的央行再度摩拳擦掌。
下午,據路透報道,中國央行又上調隔夜常備借貸便利(SLF)利率20個基點至3.30[%],上調7天SLF利率10個基點至3.45[%],上調1個月SLF利率10個基點至3.8[%]。
短短一天時間不到,中國央行為何動作頻頻,緊跟美聯儲步伐?
分析認為,除了央行指出的隨行就市,背後的因素還包括減少市場衝擊、防風險、去杠杆、維護人民幣資產,以及經濟和通脹的暫時企穩。此外,國際協作也可能是推手之一。
減少市場衝擊
全球市場隔夜表現令人驚喜,美聯儲加息並未引致市場的恐慌情緒,這為中國央行提供了行動的絕佳機會。WSJ援引新加坡投行大華繼顯中國經濟學家朱超平稱,中國市場加入全球市場上漲熱潮的可能性引發了央行的擔憂。
華泰宏觀李超、宮飛則指出,本次央行加息為“提價保量”的漸進式加息前提是給量,意味着在減少市場衝擊的前提下提高了政策利率。
防風險、去杠杆
光大固收認為,中國央行本次“加息”對實體經濟的影響更為溫和,相當於對負債率較高的房企進行“靶向治療”,更具針對性。
九州證券鄧海清也表示,央行逆回購加息主要目的在於修複過去過低貨幣市場利率和去杠杆,與基本面基本無關。
人民幣匯率穩定性
方正固收楊為敩在報告中指出,中國央行仍對中美利差超預期下降的風險高度警惕,央行此舉有平穩人民幣匯率預期等考慮。
隨行就市
央行在上調中標利率之後,指出該舉動是在保持流動性基本穩定目標下市場供求推動的結果。
經濟、通脹暫穩
當前經濟談不上過熱,CPI也降至0.8[%],民生宏觀認為,經濟和通脹的暫穩並非主因,卻為加息提供了條件。
國際協作
還有媒體提及,中美兩國貨幣政策的同步可能意味着G20國家在一年前達成的國際協作依然有效。媒體援引匯豐亞洲經濟研究聯席主管Frederic Neumann稱,各國央行正在考慮收緊政策,“貨幣政策扶持將逐漸減弱。”
本文由莫紫析金(微信516914384)上海黃金交易所(由國務院批準,國內唯一允許做黃金白銀交易的平台)分析師團隊獨家策劃,轉載請注明出處。以上內容供參考。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金銀原油天然氣套單鎖單操作不理想可與本人溝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