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寒冬”在投资领域被反复提及。在6日举行的WISE投资人峰会上,针对资本寒冬是否真的存在、创业公司如何在资本寒冬里脱颖而出等问题,几位投资领域的“老司机”给出了不同答案。
朱啸虎:投资人对市场没信心是最大问题
金沙江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人朱啸虎认为,虽然是资本寒冬,但投资领域的资金仍然充足。他拿清科上半年统计数据举例,今年的投资金额较去年少了10[%],投资项目少了1/3,他认为数据所反映的投资资金并不少,而是投资人对项目缺乏信心。
他称,像OFO、摩拜单车之所以可以获得巨额融资,原因在于投资人对市场信心不足,一旦发现一两个好项目,就集中投资,“这是最大的问题”。
符绩勋:好公司有机会脱颖而出
GGV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符绩勋认为,市场不景气正是好公司能够脱颖而出的时候,无论技术、管理,还是执行力、团队作战能力,都能得到检验。
他认为,在大量资金注入、水涨船高的情况下,创业公司对很多事情看不明白,用户能否留得住也不得而知。作为投资人,他更关注创业公司在产品和技术上的差异化。他认为,在AI(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应用能力上,创业公司面临着很多机会推出有别于同类公司的服务,而不仅仅是用烧钱的方式来获取用户、提升业务。
张震:移动互联网新的红利有待挖掘
高榕资本创始合伙人张震认为,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正逐渐消退,以往获客成本低廉的情况正在改变,但新的红利机会仍待创业者发掘。
通过对美国上市公司的研究,张震总结,独角兽公司更多集中在和交易相关的领域。“无论通过广告,还是交易、用户付费打赏等方式,公司离交易环节越近,越能产生好的商业模式和现金流。”
谈到资本寒冬,张震认为,这是一个市场回归理性的过程,对于创业者来讲,需要有造血能力。“当造血能力无法实现单位经济盈利时,创业者需要做裁员或者业务模式的调整。”
吴海燕:金融创业需自律
华创资本管理合伙人吴海燕分析,在技术和互联网渗透的行业越来越广的情况下,创业投资不再集中在一个细分领域,所以当一个机会窗口暂时关闭,其他机会窗口块还将继续被关注。
对于金融创业,吴海燕认为今年有两个趋势不容忽略:一是积极地拿牌照,成为一个金融机构;二是跟持牌金融机构合作,成为有益补充。她认为,当金融创业者本着自律、严谨以及对金融风险敬畏的态度时,就不会出现问题。
在这个世纪,你不关注金融,将会被整个世界抛弃,因为你赚钱的速度很难赶上印钞的速度。笔者不仅是一位金融分析师,同时也关注国内外经济形态和动向,大宗商品无一不与经济息息相关。解读世界经济要闻,剖析全球经济大趋势!投资体系包括:投资理念、投资心态、投资策略、以及资金风险管控和操作手法、思路。对投资(原油,黄金,白银)等商品投资有兴趣的朋友添加本人
【文章订阅】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笔者薇信andong66888(非诚勿扰)
对笔者文章感兴趣的朋友请添加官方公众号(andong1888)
获取每日投资获利资讯,行情走势分析,交易策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