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计划2017年买房的人提几点建议:
1、中国房地产暂时还不会崩盘;
2、调控一定会出现效果;
3、土地市场还会火爆一段时间。
在回答该不该买房之前,我们来看一下中国房地产这些年的发展趋势:
中国一二线城市的房价,总体来说遵循着先升后降的规律,但升降比例差距很大,基本是“前进五步,后退一步”。房价先上涨五成,有关部门于是*限购政策,受其影响再回落一成。每次价格回落基本都是由于政策性限购的原因。近十年房市走势,基本符合此规律。
2006到2007年,全国房价大涨,在2007年9月,楼市房贷新政*,直接造成2008年房价的小幅下跌。
到2009年,楼市复苏,该年10月,个人住房*营业税征免时限由2年恢复到5年的规定*,房价应声回落。
第二年春节后,市场又逐渐恢复,房价再次飙升。到2011年,“新国八条”公布,二套房贷首付比例提至60[%],贷款利率提至基准利率的1.1倍,房价再次短期内小幅回落,但没过多久马上故态复萌,开始继续上涨。
2013年,楼市新政再次*,二手房交易的个人所得税由交易总额的1[%]调整为按差额20[%]征收。此举又暂时阻止了房价上涨势头,价格增幅回落。
2015年,央行、住建部、银监会联合发文:全国二套房首付降至四成,个人*普通住宅,营业税免征的购买年限由5年回调至2年。政策松绑之下,房价涨幅又开始回升。
基本来说,房价一直以来都是接受宏观调控的,而调控政策从来都只能短期奏效,暂时控制房价涨幅,却没能长期起到作用。
所以,暴涨一段时间后,调控*,房价马上增幅减缓甚至回落,但紧接着,随着政策的调整,房价又会上涨。
十年以来,我们的房价遵循着“暴涨——调控——回落——松绑——再暴涨”的规律。但总体而言,始终是在快速上涨的。房价在成交量下调两三个月后,一般会有明显的松动,会有再次大幅上涨的可能性。
虽然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上,叫得响的声音,是想买房置业的一部分百姓,整天在高喊房价太高,以至让媒体也跟着“发喊”,从而影响到了政府,所以政府就出来进行行政干预。但是,另一个群体也是不容忽视的,尽管声音叫得不响亮,但所起的作用却不小,这个群体就是已经买了房的有房一族。
除土地价格暴涨外,房地产的其他方面的成本也在不断上升,钢材、水泥等建材价格的上涨,成了房价上涨的一个隐形幕后推手,成本增加,房屋售价无疑是会跟着增加的,并且房价的增加比成本增加的系数高很多。
大家只看到房价在飞涨,实际上地价比房价涨得更快,有报道说,十年前买下的地,至今未开发,光地价就翻了几百倍,比做开发还赚钱,又省事。地价是一年比一年高,象孙悟空翻筋斗似的。而地价占了房地产开发成本的一小半,地价上涨,房价肯定上涨。
受几千年来的传统思想的影响,国人总认为“有房才有家”,没有房就形同漂泊,像无根浮萍。这一思想根深蒂固,一直在影响、左右着国人。受这一思想的影响,国人在成年后,都为房而奋斗,所以产生了大批的房奴。
房子已不再仅仅是居住的,同时更是一种理想的投资产品。在银行利息式微、股市风险较大、黄金行情不稳等因素催动下,房子成了百姓为保值增值的投资产品。
君不见中国的城市扩容简直就是加速度前进,今天的一个城市,几年前的城区范围还很小,三五年后,城区范围就成倍数扩大。拿广州来说,几年前城区范围只有一千多平方公里,今天已经扩大到3800多平方公里,城市的快速扩张,必然导致大拆大建,扩张后,需要大量的居住、工作人口相匹配。
有人说,“楼市的利好政策恰恰是楼市即将崩盘的“回光返照”,如果市场不需要救,那*政策做什么?”,也有专家预测,楼市渐渐衰退,房企多谋转型,这一信息足以证明楼市的前景。
然而,市场规律告诉我们,商品的成本决定其价格,进来地皇频出,土地价格只增不减,专家称,这便是房价坚挺的证据。
通过以上的分析,想必大家已经知道该不该买房了。
然而对于购房者来说,何时买房,何时投资,还需多多观察和咨询,然后做出明智的决定。
笔者博财金升主要专注国际经济,投资更需要顺应趋势同时对原油、沥青、黄金、白银、股票等大宗商品有深入的研究,有自己的见解。如果你做单不顺或投资经常资金缩水,那么你可以多关注本人。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投资等商务合作请加(薇.信 2998237112)(长按可以复制),投资有风险,操作需谨慎【解套,解锁,咨询,学习技巧,非诚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