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最新的月報顯示,2月份歐佩克原油日產量下降14桶,按減產協議需要進行減產的11個成員國100[%]的完成了當初的減產承諾,不過作為歐佩克組織領頭羊的沙特卻意外爆出2月原油產量有所增加,讓國際油價短線受挫,也給本是希望滿滿的減產協議蒙上了一層陰影。
前兩年由於開采技術的突破,美國頁岩油得到爆發式的發展,讓美國從之前的石油淨進口國搖身變成石油出口國,讓國際油價受到壓制,也威脅到了中東地區那些躺在沙子上,長期享受高油價帶來的福利的傳統產油大國石油*地位,要知道石油可是每個國家必不可少的戰略性儲備資源,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業發展也都與石油息息相關。歐佩克產油國自然不願意看到自己坐享其成的地位被人家動搖,於是聯手非歐佩克的主要產油國,不顧市場*過剩,大肆增加產量,拉開了石油價格大戰。
什麼叫“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在這次油價大戰中這些產油大國可算是領教到了,最終的結果是美國頁岩油產業確實遭到打壓,但產油國的日子也不好過,美國也就是關幾家石油公司而已,石油出口對美國來說就是個副業,但是這些傳統產油國的經濟基本靠石油出口,油價大跌也讓其自身經濟遭受重創,更狠的是此前受西方國家經濟制裁的伊朗,也在那個時候得到美國的“釋放”,伊朗也是產油大國,受經濟制裁限制石油出口量一直被限制,禁令接觸,伊朗猶豫餓虎下山,迅速舉全國之力加大原油生產,讓深陷價格大戰的歐佩克國家更是雪上加霜。
雖然美國頁岩油暫時性的停止了發展,歐佩克國家也是元氣大傷,不得不又進行協調減少原油產量來提升油價,作為減產協議的歐佩克組織主要參與國,沙特和伊朗也是經過各種明爭暗鬥終於勉強達成協議,不過正當大家都鼓着勁減產,眼看着油價剛有所起色,以為春天又要回來了,誰知道沙特又給出了一記悶棍,這讓本就相互猜忌,根基不穩的“減產聯盟”再次面臨分崩離析,而這幾天沙特國王正在進行一連串的出訪,主要目的也是開拓自己的石油市場。正如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說的那樣,主要參與國減產意願不足,加上美國頁岩油卷土重來,可能將面臨又一場石油價格戰。
雖然歐佩克月報顯示國際原油市場已經進入平衡進場,預計今年下半年全球原油庫存將開始下滑,但是作為歐佩克“大哥”的沙特暗中增產石油,讓市場對對歐佩克最終的減產效能產生懷疑,昨日晚間原油價格短幅下挫。
筆者顏玉生金主要專注國際經濟,投資更需要順應趨勢同時對黃金t+d、原油、天然氣、瀝青、銅、白銀等大宗商品有深入的研究,有自己的見解。如果你做單不順或投資經常資金縮水,那麼你可以多關注本人。金融領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斷,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的研究經驗,給大家幫助。投資等商務合作請加(薇.信YYSJ228)(長按可以複制),投資有風險,操作需謹慎【解套,解鎖,咨詢,學習技巧,非誠勿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