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市场稍有起色,就可能引起市场看多情绪的高涨。然而,纵观中国股市的历史走势,却基本上离不开“牛短熊长”的格局。
2006年至2007年,中国股市走出了一轮大牛市行情,而此次牛市行情的撬动,或多或少得益于股权分置改革,且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流通股与非流通股的问题。受此影响,股市从1000点附近飙升至6124高点,用时近2年的时间。然而,回顾2006年启动的那一轮牛市行情,其距离1999年519行情也已有七年之隔。
时隔近七年的时间,在2014年下半年,随着沪港通的正式通车,伴随改革牛、杠杆牛的崛起,中国股市又一次迎来了短暂性的牛市行情。不过,自2014年下半年启动以来,那一场杠杆牛市,却仅仅运行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在此期间,股市完成了近3000点的涨幅。
杠杆资金,本身具有助涨助跌效应。涨起来凶猛,跌起来惨烈,这也是14、15年杠杆牛市行情的真实写照。时至今日,距离15年杠杆牛市的泡沫破裂,已经有接近2年的时间。但,经历了一轮轰轰烈烈“去杠杆化”、“去泡沫化”的过程之后,股市元气也有待修复,而市场投资信心的修复也缓慢进行。
纵观过去多年的时间,中国股市的牛市行情似乎存在“七年一遇”的现象。很显然,这对本身投机性较强的市场而言,也是一种难言的煎熬。
我们可以看到,从2007年的大牛市泡沫破裂,到2015年杠杆牛市泡沫的快速挤压,这两轮大牛市后的市场,都存在一个漫长的“去泡沫化”过程。
牛市“七年一遇”,这往往体现出市场心理层面上的恐惧情绪。然而,当前一轮行情泡沫得到充分挤压,且多数投资者基本上可以走出前一轮下跌行情阴影的时候,则往往暗示出股市有望重获生机,下一轮牛市的出现也为时不远了。
我们需要注意中国股市颇具“政策市场”的特征,而以政策作为主导的市场,却会提前为市场释放出更具有标志性的信号。随着股市政策环境的持续回暖,配合股市泡沫的充分挤压,才能够重新吸引更多的资金步入市场,进而刺激股市的上涨,乃至牛市行情重新激活。
距离15年下半年的股灾风波,虽然时隔近2年的时间,但仍有不少投资者难以走出股灾风波的阴影。或许,要让多数投资者走出股灾风波的阴影仍需要不少的时间。在现阶段内,股市实现大牛市的概率并不高,且底部震荡的过程仍不够充分,但维系股市适度的投资活力,以维持股市投资与融资功能的相对均衡发展,还是可以有所期待。
本文为国家理财师、上海黄金交易所高级分析师周鼎论金编撰,从事金融工作多年,擅于分析金融事件及行情走势,对股市、外汇、黄金、理财有自己独到的方法。如果你有什么疑惑,可V信(vip23737)与我咨询交流,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多年的研究经验,给大家最精准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