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切地說,日本既是世界經濟大國,更是經濟強國。而中國,充其量,目前只能算是經濟大國。由於曆史,地理的原因,很多時候,我們自然而然地把兩者聯系起來。然而最近作為亞洲地區的第一第二大經濟體,日本經濟正在幸與不幸間徘徊。
今天提筆寫日本經濟的時候,突然想起之前在美國《紐約時報》網站上看過的一篇文章,講述的是日本從充滿活力走向衰退消沉,那篇文章在國內曾火爆一時,被多方轉載,文章中的數據和列舉的事例讓我頗受啟發,以至於到現在依然記憶猶新,但只是根據一些數據就得出日本消極負面的經濟觀點,筆者卻有不同的看法。
該文寫道:“近代曆史上,沒有幾個國家在經濟上經曆了日本這樣的大起大落。”日本“泡沫在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破裂了,日本隨之陷入緩慢但無可挽回的衰退,巨額的預算赤字和洶湧而至的低息貸款都無法逆轉這樣的勢頭。二三十年後的今天,日本陷入低增長和物價不斷下跌的惡性循環,也就是通貨緊縮的怪圈”。“對於許多40歲以下的人來說,很難理解這與20世紀80年代的距離有多遠,當時強大且咄咄逼人的 ‘日本公司’似乎準備徹底摧毀美國的各種產業,從汽車*到超級計算機。日本股市規模增長了3倍,日元上升到了難以想像的水平,日本公司一統天下”。“1991年,經濟學家都在預測日本會在 2010年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事實上,日本經濟規模至今仍與當年相同:以目前的匯率計算,國內生產總值為5.7萬億美元。”“如今日本股市的市值只相當於1989年的1/4,而在房地產領域,住房的均價和1983年時持平。未來的形勢更加渺茫,因為日本面臨着全球最大的政府債務規模(約為國內生產總值的兩倍)”。
該文通過曆史對比,從新聞觀察的角度闡述了對日本經濟的憂慮。分析日本經濟的大起大落,無疑對今日中國經濟的發展有重要參考價值。該文描述了日本經濟的大起大落,但是這種大起大落的內在邏輯是什麼呢?在未分析它的因果關系時,就表述自己的擔憂,我認為是不妥和沒有遠慮的。
日本經濟的大起有以下幾個重要原因:首先,日本的商品在世界上具有很強的綜合競爭力,這種競爭力由以下原因形成:工資成本低,勞動力素質高,政府有效的對國民經濟進行了整體規劃,特別是重要產業的政策扶持和國家對經濟血液金融業的操控,簡單的說日本的經濟具有微觀和宏觀的整體經濟效率,這種效率又根源於日本國民的學習、自強、團結、有序等文化精神。其次,極為有利的國際市場環境。二戰後中國以及歐洲社會主義陣營都是計劃經濟國家,出於冷戰需要,日本的經濟發展得到了美國的大力支持,包括科技的支持和市場的開放,中國改革開放開始後,最初的十年也為日本的商品*了巨大的市場。
人們在津津樂道日本經濟曾經的大起大落時,常常將它看成是經濟發展失敗的例子,是應該汲取的教訓,筆者卻不以為然。首先我認為日本經濟的大起,有着強大的原因,而不是偶然碰巧的,如若是碰巧的,日本經濟後來會跌得粉碎,但我們始終沒有看到日本經濟摔碎的時候,慘不忍睹的時候,它並沒有像南美洲和東南亞一些國家,遭遇到經濟泡沫破滅後的外債危機。
其次日元升值,使日本出口商品的工資成本優勢完全失去,逼得日本必須從節能減耗、加強管理、開發新產品、提高商品質量等高效率的途徑,去發展本國的出口經濟。這反而進一步促成日本經濟走向低耗高效發展的道路,而低耗高效的發展道路,必然是和高工資、低汙染、高技術緊密聯系的,這種有深度的發展道路不會轟轟烈烈,不會大肆破壞生態環境,不會造成得不償失的本國的環境汙染,雖然日本經濟後來表現為長期徘徊甚至低迷,但它不會在懸崖失足,不會因為泡沫破裂而導致經濟崩潰,而且這種主動節制的經濟緊縮策略,難道不是用心刻意的嗎?它不是來自對經濟的無能為力和束手無策,它甚至可能是一種虛與委蛇的策略,是以虛守實,是蓄勢後發,日本經濟是長期停頓,但它卻呈現出經濟的平穩和可持續,而且更重要的是日本的環境沒有被長期的現代化的發展所破壞,日本老百姓也度過了幾十年的富裕生活。
現在很多人,在評價日本經濟時,把日本當年經濟最大的泡沫市值看作是一個主要參考依據,而後來經濟落後於這一指標了,就認為日本經濟不行了,衰退了,沒前途了,其實這種思維方式的立足點錯了,應該說當年泡沫最大化時,不能夠代表當時真實的日本經濟,就如同今日洋河酒股票的市值超過了寶鋼股票,這是荒唐和不真實的,是市場一時的極度不理性。其實後來日本經濟的發展,雖然緩慢甚至停頓,但卻是一種理性的回歸到經濟發展的常態。日本的經濟模式是很複雜的,連長期關注日本經濟的索羅斯都不清楚,我們也切不可輕易的去下結論,特別是在貨幣升值的問題上,未經深入思考,我們不能人雲亦雲,先入為見,根據自己的需要,妄下結論。
筆者資深黃金白銀原油天然氣現貨分析師、主修金融專業。對金融市場和金融產品有長期研究和獨特見解,善於經濟基本面的分析和技術面中線及短線的布局、具備豐富的行業實踐和紮實的金融理論知識以及嚴謹的邏輯分析能力。經過細心研究和不斷探索自創四維空間金融博弈理論 、自創了三位一體交易理論。同時任何一個國家都離不開實體經濟跟虛擬經濟的發展,當下現貨金融市場迅速崛起,為廣大投資者*了一個施展才華的舞台!探討交流薇(jcf1712)亻言,歡迎社會各界投資精英人士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