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火爆抢手创新高,为孩子上学豪掷千万!
近日,一则题为“北京小学学区房25万一平仍抢手”的新闻再次挑起人们的敏感神经。父母出资上千万只为让孩子就读某名牌小学。从热播剧《虎妈猫爸》到现实生活,学区房正是诸多普通家庭的“不能承受之重”。全国人大代表高阿莉认为,买“天价学区房”,不如改善家庭教育品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抢手的学区房
“幸好买了,要不然又要多出几十万元。”刚刚在北京通州买下一套60平方米住宅的谢女士这样对记者表示。一周前,谢女士以310万元的价格购入了这套位于阿尔法社区的两居室,而在随后的一周时间里,该小区同户型的两套住宅又分别以350万元和360万元成交,目前同户型已经没有新的房源*。真的是吓懵了,用一句话总结就是现实往往比小说更荒谬。”
这一时期,谢女士看好了三套房子,一套是位于北二环外西营房的回迁房,39平方米大开间,朝北中间楼层,总价305万元。之所以把其列为首选对象,主要是因为其位于家长口中的“学区圣地”——德胜片区。
第二套是离西营房不远的青年湖东里,1986年的老房子,43平方米一居室,虽然朝南但是个顶层,总价330万元。第三套则是位于南二环外的沙子口区域,2005年的新永外文化用品商城,37平方米朝北大开间,总价195万元。
随着政策的落地,2017年全国主要城市新房的价格持续平稳,但北京等地的学区房价格则不断上涨。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新房市场有预售证制度,通过行政手段便可以在短期内控制住价格,而二手房市场则复杂许多,且目前京沪等地二手房市场的规模已经远超新房市场。而一线城市的学区房,则更多的呈现出金融产品的属性,已经不只是拥有简单居住功能的不动产。
这时候,西营房的那套开间涨到了 500多万元,相当于“930”新政落地后涨了200多万元,几乎翻番。而谢女士再去看房的时候,中介同时约了 3拨人一起,当晚就完成签约。此外,青年湖东里那一套涨到了 450万元,也已经成交;新永外文化用品商城同户型的房子仅一套在售,要价340万元,几个月时间涨了 145万元。
破解之道是改善家庭教育
现代心理学早已揭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比如认为“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之间的行为模式、生活方式等,很大程度决定了孩子长大后的性格和认知等。鲁迅在《我们怎样做父亲》中就写到:做人的父亲,而并不只是孩子的父亲。又如现在一些观念认为“教育是生长”,干脆直接选择“在家上学”模式。
无论买不买得起学区房,都要注重家庭教育,不能因为买不起学区房,就将希望全部押注于政策变动,更不能因为买得起学区房,就认为家庭教育可以一劳永逸。当然,这两者也有轻重之分,家庭教育是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根本条件,而学区房或许只是一项附加资源,当大部分人购买不起附加资源,或者因为购买它要严重牺牲家庭教育功能的时候,夯实家庭教育就是更加务实的选择。
那么,高价学区房该何去何从?
记者在市人代会多个代表团审议报告时都听到有代表谈论高价学区房问题。
“为什么一间人都没法住的房子能炒到二三十万?”“学区房价格何时能降温?”作为西城的顶尖优质校,实验二小的“天价”学区房也一直是大家热议的焦点,一间破旧的小卖部卖到四十多万一平,一间10平米的小平房卖到300多万,甚至供不应求。
根本问题不仅仅在于房价调控,而在于基础教育本身均衡发展问题。学校质量有差距和没有其他选择是出现天价学区房及炒房的重要原因。“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家长可选择的唯一做法就是要把房子、本子落在优质校附近,所以才会导致这些学区房的房价炒高。如果学校之间差异不大,每所学校都很不错,自然也就没有家长会舍近求远,花那么多的钱,去一个孩子和家人都不方便的地方买学区房,甚至是买一个根本不居住的房子”。
本人长期专注国际金融形势和国内财经动态以及黄金投资市场,在国内现货市场愈演愈烈的环境下,你还敢对大宗现货平台说‘yes’吗,上海黄金交易所是国内唯一一家合法从事黄金白银交易的国家级金融产品交易平台(黄金白银T+D产品,0.2个点回本、无点差、门槛低可实物兑换、)投资感兴趣或无从下手的朋友们,可添加伯乐财经老师微信:ztxgz168,让我来陪你共度难关,在黄金市场东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