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快递业一直不曾平静过。这个曾经的朝阳产业,如今看起来倒是有一点“百废待兴”的意思。多家快递站点运力无法恢复,站点不断积件,投诉量居高不下。
节后复工20天,天天快递上海浦东建业站10个快递员却只返岗了3个,两个新招的快递员还在熟悉业务中,一天只能送几十件,快递堆积如山……
而在这之前,新年伊始北京圆通某站点被指积压几万件快递,进而网上开始流传“圆通可能要倒闭”的消息……
近日又有上海媒体报道,申通上海“卢湾公司”倒闭,大量快件积压,媒体报道称倒闭原因是人手短缺,许多快递员都“投奔”餐饮派送公司送外卖去了……
快件积压,同城同区3天都发不了货,真真假假的倒闭关门传言,汇成了一个问题:快递业怎么了?
春节长假至今已近20天,快递迟迟收不到的抱怨和投诉仍有不少,甚至有网友爆料,有快递公司甚至在露天分拣快递,积压的快件堆满了整个路口。
快递小哥送外卖?
快递改行送外卖?这或许并非偶然。快递和外卖行业都是典型的人力密集型行业,而且有着较为可观的收入。调查发现,虽然做的都是同城物流的工作,但是送外卖比送快递还是有一定优势的。送外卖只有中午和晚上两个高峰时段,工作强度相对较小;外卖不存在大件、贵重物品,搬运难度和风险都低。最直观的一点在于,送外卖比送快递的收入高。五六元一单的送外卖工作,相比动辄几毛钱的包裹投递,诱惑力可不小。
国家邮政局近日专门发布了消费提示,要求快递企业总部及时关注基层网点稳定运行情况,妥善解决季节性劳动力短缺造成的区域性末端网点运营能力不足的问题。
“季节性劳动力短缺”只是一个表面现象,究其原因,劳动量的增加是由于行业内竞争压力过大,导致快递价格被不断压低。
一名从事快递行业多年的资深快递员说,他身边有一些十年以上的快递员,也放弃了自己辛苦经营多年的业务,转行了。“他们挺不下去了。”这名业务员说,“我们的工资已经3年没有变过了。表面上工资是不变的,但实际上,我们付出的劳动量却大大增加了。”
快递公司纷纷上市,资本市场群雄逐鹿
回溯近几年中国电商经济的飞速发展,背后正有赖于快递业的支持。2016年,快递业在资本市场风光无限。中通、申通、圆通、顺丰、韵达等快递企业密集筹划上市,在业内掀起一股上市热潮。
2016年10月20日,圆通速递借壳大杨创世上市;
2016年10月27日,中通快递在美国IPO上市;
2016年12月30日,申通快递借壳艾迪西上市;
2017年1月18日,韵达股份借壳新海股份上市。
短短3个月内,来自杭州桐庐的“三通一达”,全部进入资本市场。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大家选择2016年扎堆上市?除了政策方面,更重要的还是快递业自身发展的需求。中国快递业经过10多年爆发式增长,如今出现微利化、无利化、亏损化的“三化”现象,改变需要资金、需要契机。资本市场无疑给了快递企业一个机遇,尤其是在行业升级转型面临分化的关键时期,谁能抢先一步,或许就决定了十年后的结局。
加盟模式弊端太多
熟悉中国快递业发展历程的人们都知道,加盟模式使快递企业在短时间里铺开了网络,积累了资金。然而随着市场饱和,增速放缓,价格战之下部分区域网点出现亏损。加盟制网点大多采取自负盈亏方式,在利润低下的情况下,不得不在寻找二级或者三级加盟商来获取利润,一些二级加盟还好一点,可能硬件设施还算完善,对于一些利润更薄的三级加盟商,甚至一些仓库、运输车辆等硬件设施都是租赁的,完全达不到标准的快递行业规范。
以圆通为例,其年度业绩报告也显示,2016年公司净利润为13.5至14.5亿元,利润增长率领先于各大快递业同行。但加盟商罢工、快递员发不出工资的消息却此起彼伏,说明加盟模式并没有实现多方共赢,存在巨大的隐患。刘强东曾通过微博表示,“以克扣配送员和卖家从业人员的福利带来的快递业、电商表面‘繁荣’该停止了!否则最后损害的还是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利益!”
只有竞争的格局不断发生深层改变,才能不断降低中国社会物流总成本、提升消费者体验,中国快递业才能真正实现稳定发展。
最后借用释迦牟尼的一句话:“伸手需要一瞬间,牵手却要很多年,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我每写一篇文章,也是希望能遇到有缘人,我能帮助到他。佛度有缘人,我带有心人!
笔者觅渡金生主要专注国际经济,投资更需要顺应趋势同时对原油、沥青、黄金、白银、股票等大宗商品有深入的研究,有自己的见解。如果你做单不顺或投资经常资金缩水,那么你可以多关注本人。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投资等商务合作请加(薇.信:zxjs108)(长按可以复制),投资有风险,操作需谨慎【解套,解锁,咨询,学习技巧,非诚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