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印度的身上我们依稀可以看到中国过去二十年具有的、但现在却在逐渐失去的经济优势。
值放到全球范围进行比较,在全球平均经济增长平均不到3[%]的今天,这个近年的最低值依然是很高的。于是有很多国内新闻都报喜说“中国GDP增速重回世界第一”。似乎在全球经济进入比烂时代的今天,中国经济依然有某种自喜的资本。
但是中国GDP增速真的重回第一了吗?如果我们看一下国内财经新闻以外的讯息就很容易得出否定的结论。世界银行在2017年1月发布的《2017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当中,我们可以明确读到各国GDP增速数据:中国的经济增速从2014年的7.3[%]下降到6.7[%],未来三年有进一步下降到6.3[%]或更低的水平。然而,在中国的近邻印度,GDP增速却在2015年达到7.6[%]的增速,去年为7.0[%],今后三年根据世界银行的预测其GDP增速会进一步上升到7.8[%]左右,均高于中国的水平。因此,要是说中国的GDP增长率全球第一,显然是不客观的看法。
我们不妨来对比一下中印两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式。实质上,稍作探究就不难发现,印度在今天越来越高的GDP增速背后,有几分神似中国在过去二十年来的增长模式。而今天的中国显然已经度过了前一阶段的经济发展期,但产业的转型却依然没有完成。GDP增速的减缓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困境使得中国的未来经济增长模式呈现出截然不同于印度,也不同于中国自己前二十年的增长模式。
印度和中国的经济总量在上世纪90年代差距并不大。199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是3569亿美元,印度同年为3266亿美元。虽然起点相同,但整个90年代的中国经济呈现了高速发展,在1998年,中国GDP总量超过1万亿,印度增速较慢,为4668亿,不到中国的一半。而进入新世纪以后,两者差距越拉越大,十年之后,即2008年,中国GDP上升到世界第三,总值33700亿美元。印度9280亿美元,不到中国的三分之一。到2015年,中国GDP总量为113847亿美元,印度为21825亿美元。印度GDP约为中国总量的五分之一。中国过去二十年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大幅拉开了与印度的差距,而中国GDP的成色,则主要是钢筋水泥和铁路基建,投资在其中占据重要的比重。
中国前二十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如今有一部分基本被被复制到了印度的身上。其实也就是说,依靠投资拉动、基础建设拉动的GDP在印度成为了增长的主要动力,高铁、公路、基建成为了拉动印度经济的重要因素。除此与中国当初相似的方面以外,印度的经济增长有一点与中国存在较大的区别。那就是印度国内的内需消费需求十分旺盛。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统计,印度的服务类的消费行业占据经济总量大约55[%],其中的主力消费人群是印度的中产阶级。而所谓的印度“中产”,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定义不过是每个月月薪800-900美元收入的印度白领。这些人群大约有两到三亿人,其庞大的消费力成为了印度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内需拉动的良性增长使得印度孟买指数(BSE SENSEX)在近十五年的时间里也是大盘一路上涨,从2600点上涨到28000点,这显示出印度的企业和经济基本面的良好。
但这个中产标准中国人看了会感觉很奇怪。一个月收入不到900美元的人,如果生活在中国的一线城市,可能连像样一点的生活都很难过得上,消费的层次和水平应该很低才对。这点收入怎么可能被归类为中产阶级呢?
印度的消费单品价格普遍并不高,例如手机电脑等产品价格大多都是平民价,服装和化妆品等价格也很低,也就是说,充斥于印度市场的大都是些低端品牌,这造成购买消费品的主力是普通人群。而由于印度的资产价格水平普遍较低,因此印度人的生活成本比中国人更低,即使一个中产阶层收入只有每月800美元,他依然可以留下相当一部分的余钱来进行消费。据美国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美世(Mercer)的2016年度《全球城市生活成本调查》,中国的上海排名全球最昂贵城市第7位、北京第10位,深圳第12位,广州排名第18位。可见,中国主要城市的生活成本已经高居世界前列。而孟买是印度生活成本最昂贵的城市,排名仅仅是第82位,远远低于中国城市的水平。据统计,中国的消费类商品品价格比印度高78.92[%],房租开销平均比印度高175.47[%],日用品价格比印度高89.33[%],在生活成本极高的情况下,收入更高的中国消费者的实际消费能力反而不如印度。
此外,印度的人口红利并未消失,还在持续发挥效用。统计显示,中国在国际市场的市场份额正在被印度、印尼、越南等国家蚕食,随着地租增高、税费增高,中国的劳动力成本随之超过周边很多国家。近七年以来,中国的劳动力报酬增长了266.7[%],大大高于印度的100[%]、巴西的182.2[%]。数据显示,印度人口已经突破13亿,到2020年,印度人口将超过14亿,其中有47[%]的人年龄在15至59岁,是劳动力市场的适龄人群。这一人口结构特点,使得低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印度依然具有发展的前景。
换言之,人力成本低、生活成本低这两大过于属于中国的优势,现在已经转移到了印度。这也是未来印度GDP增速依然会以较高速度上升的主要原因。然而我们也要了解,印度社会的混乱和动荡,贫穷人群过多,都会严重制约印度GDP的进一步增幅。其实,我们也根本不用在意印度经济增幅高过中国,印度也很难在近期实质上对中国经济形成什么挑战,因为两国经济总量差距巨大,很难在一起比较。但是,这不妨碍我们看看邻居,反思自己。从今天印度的身上我们依稀可以看到中国过去二十年具有的、但现在却在逐渐失去的经济优势。面对越来越高的生活成本、人力成本、不断增高的地租和各类企业经营成本,我们必须意识到,除了我们的GDP增速不再领跑世界,中国人未来恐怕还得面临生活水平普遍降低的现实。
最后借用释迦牟尼的一句话:“伸手需要一瞬间,牵手却要很多年,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我每写一篇文章,也是希望能遇到有缘人,我能帮助到他。佛度有缘人,我带有心人!
笔者觅渡金生主要专注国际经济,投资更需要顺应趋势同时对原油、沥青、黄金、白银、股票等大宗商品有深入的研究,有自己的见解。如果你做单不顺或投资经常资金缩水,那么你可以多关注本人。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投资等商务合作请加(薇.信:zxjs108)(长按可以复制),投资有风险,操作需谨慎【解套,解锁,咨询,学习技巧,非诚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