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去年的一轮上涨引发了中国政府对楼市的又一轮调控。实际上,中国楼市一直处于越调控越上涨的怪圈。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如果你试图用经济学来分析中国的房地产,无论你从供需性质关系入手,还是从库存入手,无论你说这个人口结构还是你说可承受能力,有任何一个指标来判断中国房地产市场结论只能有一个,泡沫。但是如果你用任何这些东西来分析,你就错了。
由于这些年靠的是政府的投资,那么我们可以看到的是,社会融资暴涨,银行这段时间的借款实际上堪比四万亿,只是这次悄悄的进村,开*的不要,这次和上次的最大差别,2010年四万亿政府一呼民营企业揭竿而起,这次别管政府怎么嚷嚷,民营投资没见真正的起来。由于实体投资没有起来,那发出去这些钱渗透到实体经济中间,效果就差,经济学上讲就是货币的成熟效应在不断下降。
一旦房价往下跌了,人们会突然发现,中国经济最强的那一环就是你我他的储蓄,那是真金白银,和中国经济最弱的那两环,一个是地方债、一个是房地产开发商,紧紧的连在一起,下一次房地产出事不光是银行出现坏帐的问题。
中国的政策这些年说多,繁复许许多多的政策,但是它的逻辑出奇的一致,就是把你兜里的钱忽悠出来填地方政府财政窟窿,地方政府把房价涨上去可以卖地,这个泡沫往下走了搞出理财产品,不同的表达形式,还是同样的逻辑,这个泡沫玩不下去了,搞出股市4000点到半山腰,地方债置换,这个玩不下去了,房地产2.0版,都是绕同样一个圈。
再讲一句2016年还有一个奇特的景象,房地产市场中产阶级奋勇跳进去,全民买楼,最高端的有钱人和很多的开发商在慢慢撤出来。谁对谁错,我不知道,最终只有时间可以给我们一个答案。
笔者觅渡金生(微信zxjs108)是金融投资分析师,从事金融行业多年,研究国际局势和热点事件。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多年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