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读者会惊讶地问:日本怎么会正在衰落呢?
牛津大学教授、《大数据》作者麦尔‧荀伯格,曾经评论:“英国和日本,是两个衰落中的国家,但他们还能够,从容地衰落。”
如果你去日本旅游,就会看到,日本人工作时的认真、专业;他们生活中的有序、节俭,就了解,为什么即使英语,非常不普遍,还是有各国观光客,大量涌入日本。
那么,你可能会惊讶地问:“日本怎么还会在衰落中呢?”
哈佛教授傅高义,不是在上世纪80年代,盛赞“日本第一”吗?国际竞争力大师波特,与两位日本学者,在2000年,合写出版了一本书,仅仅英文书名《Can Japan Compete? 》,就会使读者吃惊。
书中指出:日本有两面,一个是极具竞争力的输出产业(汽车、电视机、照相机、电动游戏⋯⋯);另一个是支离破碎、缺少效率、不合时宜的国内产业(零售、*、仓管、金融、医疗、能源、货运、建筑、农业、房市⋯⋯)。
造成竞争力衰退的主因是:
(1)无所不管的政府,扭曲了企业的自主性,及投资意向,造成成本高,弹性少,竞争力低。
(2)未能有效刺激国内需求,树立消费者及投资者的信心。
(3)日本是个相对封闭社会,移民人数在日本占2[%],欧美等大国都12[%]及更高。
因为有了日本“失落的二十年”,才出现了安倍首相的三支箭:
(1)低利率与贬值
(2)刺激有效需求
(3)增加生产力
但是,实施以来,成效并不显著。
一如《经济学家》的总结:三支箭没有显著提升竞争力,只明显提升了,安倍个人的政治声望。
近年来,日本的经济作为,没有人会相信安倍经济学是成功的。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在萎缩,是少数几个 GDP 在萎缩的主要经济体。
尽管另一个经济体俄罗斯,也在萎缩,但俄罗斯是因为,处于西方的制裁之下。
再者,日本的经济基础,例如人口老化、人口规模萎缩等,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2013年底,波特再论日本经济时,也持相似看法。近二十年的日本经济是“衰”,但没有“垮”。
波特认为:它当然有能力东山再起,关键在于,它是否会选择变革或参与竞争。日本绝非没有意志力,只是缺乏远见,和找不到方向。
波特语重心长地提醒,要立刻做到两点:
(1)政府必须容许,公司企业参与竞争
(2)政府扮演角色的本质,必须根本改变
▋不要再盲目崇拜日本了
盲目崇拜日本的国人要认清,中国经济已经崛起,在很多方面已经超过了日本,当然,国内热炒的匠人精神、环境和谐等,还需要向日本学习。
中国经济,已经成为庞然大物,虽然有很多问题,但是,总体发展前景好。
让我们看看过去唱衰中国的那些言论,现在看起来非常可笑。
例如,台湾地区伪总统,李登辉,认为投资大陆有高度风险。
二十世纪末,李登辉接受日本右翼漫画家小林善纪访谈,访问中他透露“赴大陆投资是自杀行为”,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看法。
1990年代以来,他对大陆经济一直充满悲观与歧视。他曾公开提过三个判断:
(1)1995年前后,大陆经济两、三年内即会崩溃。
(2)1997年东南亚金融风暴时,人民币一定会贬值。
(3)1998年后,在不同场合断言,大陆股市会大跌,经济成长会大降,内部会大乱。
关于台商来大陆投资,远有鸿海、台塑,近有台积电,这些精明的企业家,真是走上自杀之路了吗?
为什么一位康乃尔大学的农经博士,一位优秀的台大法律系高材生,二位总统总是无法,客观地看清大陆经济的发展,台湾地区是可以借力使力的?
一个答案是,当他们右眼戴上,媚日偏执的镜片,左眼戴上,台湾独立的镜片,在这两个强烈的意识型态焦距中,所看到的大陆经济,当然会是扭曲变形的。
对于如何看待国家经济,和发展前景,我们送上一句话:
小国需要朋友,不能再变小;
大国需要敌人,才能变更大。
让我们努力,共勉。
▪
最后借用释迦牟尼的一句话:“伸手需要一瞬间,牵手却要很多年,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我每写一篇文章,也是希望能遇到有缘人,我能帮助到他。佛度有缘人,我带有心人!
笔者觅渡金生主要专注国际经济,投资更需要顺应趋势同时对原油、沥青、黄金、白银、股票等大宗商品有深入的研究,有自己的见解。如果你做单不顺或投资经常资金缩水,那么你可以多关注本人。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投资等商务合作请加(薇.信:zxjs108)(长按可以复制),投资有风险,操作需谨慎【解套,解锁,咨询,学习技巧,非诚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