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16年多地房价出现上涨,热点城市开启调控。房价问题牵动无数老百姓的神经。2016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上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政府积极调控楼市。
2017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一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2017年全国两会召开,老百姓最关心楼市的问题有哪些进展?房产税何时*,能否抑制房价增长?中国房地产泡沫何时破灭?未来房价趋势如何?
笔者认为,国民储蓄率高而投资率相对较低是形成泡沫性资产的根本原因,应降低中国储蓄率,鼓励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让居民拥有更多的投资机会才能挤掉泡沫。对于房产税征收有望抑制房价上涨,笔者持保守态度,0.6这样小比例的房产税能够影响是有限的。
影响有限房产税落实需看经济回暖情况
2011年,上海、重庆开始房产税试点改革,上海针对新房征收0.6[%]的房产税,而重庆对于高端楼盘的存量进行征收0.5[%]-1.2[%]的房产税。但从试点结果来看,房产税征收对两地房价的抑制效果很小。
笔者认为,从13年以来一线城市房价的年均增长率为15[%]左右,二线城市年均增长率为6[%]左右。0.6[%]的房产税相对于房价的增长是非常小的一部分,即使是对于所有存量征收,0.6[%]的房产税能够影响有限。对于房产税征收有望抑制房价上涨笔者持保守态度。但房产税增加了持有房地产的成本,有助于减少房屋空置率,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租房的供给。
国外房产税征收目的主要是增加政府用于完善当地的公共基础设施的经费,而不是为了调节房价。比如美国各个州的房地产税,是用于社区改善道路、教育资源、以及其它公共基础设施。中国房产税落实后可一定程度借鉴国外经验,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而中国的房产税今年会否*?何时会真正落实?笔者认为,房产税*可能是不可避免的,但*时机取决于宏观经济情况。因为*房产税是一项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尤其是要对所有住房存量征收的时候,其税额是巨大的。不适合在经济下行期时实行。2017年市场对增长普遍预期要略高于去年,今年实施的可能性不大。“要看明年、后年之后中国经济回暖情况。如果经济增速能够保持在6.7[%]以上的话,*是有可能的。”
抑制而非捅破多渠道抑制房产泡沫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大起大落。笔者表示,相对于上一届政府提出“必须降房价”,此次中央更多强调的是“不能大起大落”,房价大落会导致银行的不良率迅速攀升和金融体系的风险大幅增加,最终受损的还是纳税人。
“经济要去泡沫不是把泡沫扎破,而是要经济发展的更快更好一点,通过发展去泡沫比直接捅破更好。”
抑制房地产泡沫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点:第一、要增加土地供给弹性,对于房价快速上升的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一定要加大土地*。第二、国家要加大财政投入,建立低成本住房或者租房,*给真正的低收入人群,不允许上市交易或者限价交易;第三、通过税收减少居民收入差距,增加转移支付,将房价增长控制在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以内。第四、
完善金融市场,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丰富机构和居民的投资产品,将国民储蓄真正转为实体经济投资而非简单的投资将住房作为一种价值储藏的手段。
笔者认为,国民储蓄率高而投资率相对较低是形成泡沫性资产的根本原因。在目前中国对资本项目进行严格管制的条件下,多余的流动性不断往返于股市和房市。“降低中国储蓄率,鼓励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让居民拥有更多的投资机会才能挤掉泡沫。”
回归居住本质政府应补功课加大保障房建设
1994年7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与《决定》密切相关的安居工程酝酿于1993年,其主导思想是配合住房制度改革,建立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经济适用住房*体系。
房改刚刚开始时,保障性用房的数量是充足。但随之而来的房地产市场开始了“高歌猛进”,中间房地产扩张很快,城市化率大幅度上升,保障性用房的配套慢慢跟不上居民住房需求。“目前来看,相对于每年大量*的商品房,中国保障性住房的数量比率远没有达到居民需求量,政府应好好补一下过去的功课。
“增加保障性住房的投入是现在就能解决和推进的。政府在居民保障住房中扮演的是底层兜底角色,要对城市住房困难人群做好保障工作。”
中国保障性用房建设可借鉴新加坡、香港等城市的成功经验。虽然房价很高,但很多是由政府*的住房兜底。高房价指的是商品房的价格。政府甚至可以负责*租房;另外很多房地产企业现在拿地需要有自持的比例,用于*租房资源,将来也会*给新城镇人口。
在保障性用房分配时,中央应紧密结合相关指标,比如按照家庭收入和个人收入等来判定。同时也应预留人才房,鼓励优秀人才留在北京等一线城市。政府应该把有限的资源分配到最需要的人手中,期间不能出现权利滥用,更不能让不应该拿到的人拿到住房方面的补贴。
不关注金融,你将被世界抛弃,因为你赚钱的速度永远跟不上印钞的速度。笔者专注研究国际经济形势,投资更要顺应趋势。
文 觅渡金生(微ID:zxjs108),朋友圈技术教学,操作不顺可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