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两会时间再度开启,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当前世界经济在不确定性中缓慢复苏,欧洲黑天鹅事件频发,自顾不暇;美国特朗普上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此时发出怎样的声音,全世界瞩目。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对外经贸领域的工作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报告在外贸投资方面虽然着墨不多,但在目前中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中国持续深化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又显得十分重要。对于2017年中国经济的任务是“稳”字当头,如何达到“稳”的任务目标,总结起来也不过是一个字:“干”。因此,《中国贸易报》两会报道组邀请了外贸投资领域的“大咖”给大家划出政府工作报告中外贸投资领域的重点,也给大家怎么“干”提出方法论。
■主持/《中国贸易报》两会报道组
■嘉宾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裴长洪
商务部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所长李健
商务部研究院外资所所长马宇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研究员赵萍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投资研究部研究员刘英奎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夏锋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
■记者范丽敏叶灵燕张凡陈璐
开放靠制度创新向纵深挺进
主持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用“新设12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新设7个自贸试验区、实际利用外资1300多亿美元”三组数据注解2016年积极扩大对外开放的成果。该如何解读我国过去一年在扩大对外开放中所取得成绩及其意义?
徐洪才:就制度创新而言,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自贸试验区都是一种探索,向国际高标准的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国际规则不断靠拢。
去年对外投资(ODI)2000多亿元,实际使用外资(FDI)达1300亿元,步伐都很大。今年对资本流出加强了监管,对外投资步伐会有所放缓。但总的来说是双向开放,我们合理运用了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对“一带一路”沿线的贸易和投资规模都在上升,这说明我们是在不断地开放。我们还要扩大FTA(自由贸易园区),并进一步开展第三批试点。虽然目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但我们仍要坚持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和鼓励企业“走出去”的政策不变,而且在不断地加码。
去年中国成功举办G20杭州峰会,将中国的印记与设想融到国际社会中去,并达成了一系列的共识与成果。中国的对外开放不仅仅包括经贸合作开放,我们在规则体系方面也在引领国际新规则的制定。因此,我们的对外开放是在纵深领域挺进。
夏锋:跨境电子商务实验区、自贸试验区等是我国在全球经济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也是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实施自由贸易战略的重要平台。过去一年,我国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子商务实验区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截至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全面对接国际经贸标准与规则,在更广领域、更多范围各具特色与侧重点的对外开放先行先试格局,在我国对外开放及制度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
未来,我国自贸区如果能够在以负面清单为重点的制度创新方面实现进一步突破,大幅缩减负面清单数量,尤其是缩短服务贸易负面清单,进一步扩大服务贸易开放与服务业市场开放,对促进我国经济转型、破解全球化逆潮,实现全球经济增长也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宋清辉:在一年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够取得上述三项成果,这说明只有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我国经济的发展空间才能够在深化开放中不断拓展,社会民生才能持续得到改善。
赵萍:去年,我们通过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都呈现逐步向好的态势。在国内外形势都相当严峻的背景下,中国外贸和外资持续向好的态势得以保持,得益于我们努力秉承贸易自由化的态度,并且在国内稳步推进对外开放试点,以这些试点带动外贸增长。应该说,去年中国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对外开放政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应对严峻环境 多措并举促回稳
主持人:与去年“促进外贸创新发展”不同,今年的提法是“促进外贸继续回稳向好”,该如何看待这种变化?在这一部分中,提到了设立首支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为什么要设立该基金?目前,我国服务贸易还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如何用基金引导?这对服务业开放有何意义?
徐洪才:去年下半年的外贸情况向好,希望继续保持这样的上升趋势。2015年,石油价格已经跌到每桶26美元,现在的油价是54美元。所以当时的外贸情况很艰难,从去年下半年来看,外贸有回暖回升、止跌企稳的势头。
我们要通过创新培养外贸的竞争优势,因为由于*业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相关产业链的转移。现在外贸结构也处于不断调整的过程中,一般贸易占的比重在上升,高科技贸易占比也在上升,预示着我们的外贸结构性的变化带来一些积极因素。
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还需要进一步努力,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实现进出口正增长的基础还是很微弱的。去年人民币兑美元的大幅度贬值,海关使用人民币计价,可能对数据的客观性有所影响;要用美元计价,我国的外贸情况不容乐观。
夏锋:从现实情况看,我国服务贸易仍面临一系列问题:第一,服务贸易规模相对较小。第二,服务贸易逆差较大。第三,服务贸易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设立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的目的是引导社会资本(包括外资)进入符合我国经济发展趋势与转型需要的服务业行业,如健康、教育、医疗、研发、设计等,客观上要求这些行业进一步扩大开放,降低进入门槛,并为社会资本进入与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因此,设立基金对服务业市场开放具有促进作用。
宋清辉:今年的提法相较于去年更有预见性,只要全力以赴促进外贸回稳向好,就能够进一步挖掘出增长潜力。设立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意在为符合产业导向的中小服务贸易企业融资*支持,培育服务贸易市场主体。
刘英奎:2016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在经历了上年度增速全面下滑的艰难时光后,逐步企稳回升,年底出现了进出口同步增长的可喜局面,且出口商品结构、主体结构、区域结构以及方式结构均呈现持续优化的特征与趋势。
当前,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依然面临着力争规模速度增长和结构优化升级的两大目标共同推进的艰巨任务。在贸易政策方面,报告提出,要继续落实和完善相关政策,推动优进优出;努力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对成套设备出口融资应保尽保。尤其令人鼓舞的是,扶持服务贸易发展以及其他新兴贸易方式的力度在加大,报告提出要设立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支持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对于传统贸易方式,要加快转型促进步伐,加快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建设,促进*贸易向产业链中高端延伸、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积极推进贸易便利化,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全国通关一体化;同时,增加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促进贸易平衡发展和国内产业加快升级。
赵萍:去年就我国的外贸形势来说,向好态势没变,创新发展显得尤为迫切。无需太多关注外贸面临增长的压力,应更多关注如何创新形成长期的驱动力。
今年1月,我国外贸全线飘红,但是就国际经济形势而言,今年较去年更为严峻,特别是特朗普上台、英国脱欧等因素给外贸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能够把去年“回稳向好”的态势加以保持,便是今年我国外贸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也是今年经济工作“稳”字当头原则在外贸领域的体现。
我国服务贸易增速近几年都保持在10[%]以上,但是持续多年都是逆差。现阶段,我国服务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增速快、进多出少。服务贸易逆差主要来源于五大行业,其中旅游服务贸易和运输服务贸易逆差特别大。2015年至2016年,旅游服务贸易逆差占服务贸易逆差总额的90[%]以上。虽然运输服务贸易逆差占比没有旅游服务贸易那么高,但是与货物贸易相关的运输服务贸易出现逆差,显然与我国是货物贸易大国的地位不相匹配,是比较突出的问题。
基于现状,设立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很有必要。因为我国服务贸易总额虽然排名世界第二,但是与排名第一的美国差距依然很大,服务贸易整体发展规模特别是服务贸易出口方面还比较落后。基金对于引导服务贸易行业健康发展、做大做强,促进服务贸易出口明显增长,都能产生积极的作用。
基金可以帮扶推动服务贸易发展的公共产品、迫切需要资金引导的重点企业和行业,以此扩大中国服务贸易国际影响力、提升企业知名度、打造中国服务贸易品牌,使整个发展环境更有利于企业出口。
李健:尽管存在各种不确定因素,但是今年中国外贸有继续趋稳回升的可能和空间,中国应该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外贸回稳向好。最近几年,虽然我们的货物贸易是下降的,但是服务贸易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速度。服务贸易不仅进口,在出口方面也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如软件出口和服务外包等,通过支持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培育服务贸易新的增长点,促进服务贸易带动外贸回稳向好。设立首支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应当是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一个新举措。
“主动”表明决心和态度
主持人:报告指出,2016年,积极扩大对外开放。2017年,积极主动扩大对外开放,这释放了怎样的信号?对于处在爬坡过坎发展关键阶段的中国来说,这将起到怎样的作用?
徐洪才:2017年加了“主动”两个字,明显是我们要主动出击,主动出牌,以前多多少少都有些被动。其一,去年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将近34[%],在成为对外投资大国的同时,也仍然是吸引外资的一片热土。其二,美欧、新兴经济体都有各自的问题,都在进行结构改革与调整。中国应担起责任,通过“共商、共建、共享、共赢”推动经济全球化。
夏锋:2017年,世界经济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经济转型的时间、空间约束进一步增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情况与我国经济转型大趋势,必须积极主动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开放转型,才能赢得国内发展与国际竞争的主动。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2016年首次提出“二次开放”,并以此为题形成2017年年度报告主题。我们认为,在国际国内新的背景下,提出积极主动扩大对外开放,有重要战略意义。第一,推动以货物贸易为主向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开放转型;第二,当前积极主动扩大对外开放将更加依赖国内市场,其生产投资更多的是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第三,进一步深化财税、金融、国企等一系列与对外开放密切相关的改革;第四,我国将由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提升为重要推动者和改革者。
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不仅对我国转型增长改革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我国应对全球化逆潮、促进世界经济增长与再平衡也具有积极作用。第一,有利于我国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第二,促进我国结构性改革。第三,有利于应对经济全球化逆潮,拉动世界经济增长。
宋清辉:“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和“积极主动扩大对外开放”,虽然只是两个字的差别,但意义完全不同,它对外释放出了中国积极求变的信号。扩大对外开放已经成为中国的“新名片”,中国这条东方巨龙在对外开放中的影响力在日趋扩大。
赵萍:在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在逆全球化浪潮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主动”表明了中国推进贸易自由化的决心和态度,彰显中国作为大国的责任担当。
李健:“主动”有现实针对性。中国正处在爬坡过坎发展的关键阶段,自身许多问题也需要通过改革来解决。那么,改革怎么改?中国需要进一步扩大开放来倒逼国内改革,通过开放彰显大国的责任担当。我认为,积极主动扩大对外开放,对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有积极意义。
马宇:“主动”说明我们意识到了危机:一是逆全球化浪潮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在这一形势下,我们要主动扩大对外开放。二是我们迫切需要经济增长。现在,要积极主动地开放,通过开放来释放生产力,带动改革。
“一带一路”建设是长期战略
主持人:2016报告和2017年的报告都提出,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一字未变,这说明什么?在这部分内容中,除了陆上经济走廊和海上合作支点建设外,今年着重提出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加强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交流合作,高质量办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内容。这该如何看待?对于下一步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有何建议与意见?
徐洪才:刚开始很多人对“一带一路”有误解和怀疑,持观望态度。但现在共识越来越多,朋友圈不断扩大,误解逐渐消除。
今年着重提出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加强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交流合作,高质量办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内容。这主要是使合作的范围更加广泛,更加丰富多彩,全方位的合作,仅仅局限于经贸合作,眼光过于狭隘。
夏锋:对下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我的建议是:一是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现实条件,依据开放、包容、共享、均衡的目标要求,打造多层次、多类型、灵活多样的双边、多边、区域性、全球性自由贸易区网络。二是实行“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国际产能和装备*合作与灵活多样的自由贸易政策安排相结合。三是建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跨境经济合作区,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搭建平台。四是建立多种形式的“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圈,如建立“泛南海经济合作圈”等。五是形成区域开放新格局。通过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实行更加主动的开放政策,加强东中西部的互动合作,促进国内各地区开放型经济协同发展。
宋清辉:“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作为2017年中国最重要的外交活动,为广大发展中国家*了打开海陆发展新通道的重要机会。由于“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因为在实施过程中势必会面临由于特殊地缘政治环境所带来的挑战与风险。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才能够保障“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
刘英奎:“一带一路”建设是新时期中国重大长期对外开放战略,其规模之巨大、影响之深远将刷新人类历史新纪录。中国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倡导者、推动者,世界多国则是这一战略的支持者、拥护者、参与者,因此需要世界各国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成为中国2017年度最重大的经贸活动以及国际经贸领域的盛事,把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合作推向高潮,把经济全球化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赵萍:关于“一带一路”的表述一字未变,说明“一带一路”建设是长期战略,并不是通过三两年推进就能实现的。在去年扎实推进的基础上,这样的扎实推进工作还要持续数年,才能使“一带一路”建设取得全面效果。
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表明我们实实在在的是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为基础,促进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最终达成民心相通这样的目标。
这几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沿线国家与中国签订多项自贸协定,都比其他地区推进得更快,沿线国家的贸易增长是我国对外贸易新亮点,国际产能合作在沿线国家也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这说明,沿线国家对我国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增长都产生了特别重要的拉动作用。同时也说明,这是国家战略保驾护航的必然结果。
“一带一路”建设覆盖面较广、涉及重点产业较多,未来要基于“政策沟通、设施联通”稳步扎实地推进。加强“设施联通”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非常重要的工作,也算是重中之重。如果铁路、航空、信息高速公路等不畅通,存在硬件方面的障碍,贸易、投资、文化、旅游等行业很难“走出去”。加强“政策沟通”也非常必要。“一带一路”建设涉及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它们的文化理念、经济发展水平等千差万别,需要加强沟通,达成共识。
总之,“政策沟通”为“一带一路”建设*政策保障,“设施联通”为“一带一路”建设*硬件支持。就目前来说,中国要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贸易增长、文化交流等,需要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打好基础。
李健: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虽然一字未变,但今年增加了许多新内容,这些是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工作。其中,国际产能合作去年就频频提及,说明中国与沿线国家都有需求,中国有些产能供过于求,而有些沿线国家经济比较落后,还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自己过剩的产能推出去,应该根据我们和贸易伙伴的比较优势,以合作来推进各自产能的调整。此外,有些难解决的问题有可能会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得到讨论和寻求共识。中国政府应该会在论坛上提出如何落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方案或建议,值得期待。
最后借用释迦牟尼的一句话:“伸手需要一瞬间,牵手却要很多年,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我每写一篇文章,也是希望能遇到有缘人,我能帮助到他。佛度有缘人,我带有心人!
笔者觅渡金生主要专注国际经济,投资更需要顺应趋势同时对原油、沥青、黄金、白银、股票等大宗商品有深入的研究,有自己的见解。如果你做单不顺或投资经常资金缩水,那么你可以多关注本人。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投资等商务合作请加(薇.信:zxjs108)(长按可以复制),投资有风险,操作需谨慎【解套,解锁,咨询,学习技巧,非诚勿扰】